十個孩子中,三個女孩,七個男孩,除了叢龍澤,所有的孩子幾乎都遺傳了母親的高顏值,因此這些孩子聚在一起,外人是無法分辨得清楚他們是哪家的孩子。而他們的高智商又是繼承了誰的呢?五個博士生的子女,智商是不可低估的。而爸爸和他們的親密接觸,對孩子們的性格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張小弋讀大學的時候,在報紙上看了一名題為《奶爸》的文章,他因此受到啟發,打算將來自己也做個奶爸,為了這個目標,他總是嚴格要求自己,學習好是做個奶爸的標準,這是他給自己定的標準,他因此讀了研究生,讀到博士。
僅僅是為了當個奶爸,張小弋不斷鼓勵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男孩,優秀的男人直到優秀的父親,他的目標是陪伴孩子們長到三歲,因為他知道,人生的三歲是一個人最重要的人生階段,這三年,也是一個人的秉性、愛好的養成期,三歲之后,孩子們的性格等方面已經定型,便可以托付給別人了。
張小弋在孩子三歲之前,非常注重他們興趣的培養。他幾乎要求自己寸步不離,希望給孩子們一個安全的依靠。
就在張小弋成為奶爸的同時,其他兩個男人,也就是他的兩個妻姐夫也同時成了奶爸,這是上天的特意安排嗎?顯然是的。
因為除了上天的旨意,他們沒有提前商量,也沒有共同承諾,更沒有別人逼迫,他們根據各自的家庭情況,居然驚人相似地選擇了放棄工作,在家做起了全職奶爸。
張小弋是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他博士畢業已近而立之年,他沒有像其他男孩子那樣,急著找工作,盡管他的理想是當一名國家的公職人員,而且考公職是有年齡限制的,他很有把握地給自己留了一年的時間連復習帶考試。
而其他的兩位男士,盡管卻也陰差陽錯地選擇了“奶爸”這個不算職業的職業。他們可以說是個體戶,個體戶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讓妻子主外,他們主內。
不同的家庭背景,卻都是因為自己娶了一個職場女強人而成為主內的男人,這似乎違背了中國多年來的傳統習俗,可在他們三個男人心中,能成為奶爸卻是一大幸運。
如今的明健可以帶著愛健拍電影,父女倆可以把拍戲當成生活,同時把生活過成戲劇人生。而叢海哲,本來不被父母看好的他,在妻子沈小乙面前幾乎是個弱智,不得不在父母的壓力下,在家帶娃。
三個在別人看來非常優秀的男人,卻一時成了大家眼中不太看好的奶爸,可他們自己卻每天樂在其中。
現在,隨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他們似乎越來越珍惜眼前的生活,對過去和孩子們一起生活的歲月似乎越來越覺得珍貴。
通過明健在電視劇中的表現,就可以看出,其實奶爸的生活是很幸福的。《超級奶爸》中有一句臺詞:我最擔心的事情是怕孩子們長的太快,還沒來得及好好享受,他們的童年就過去了。
明健即將在未來的數日帶著愛健拍電影版的《超級奶爸》,他將從叢海哲和張小弋那里得到更多的啟發,把電影版的《超級奶爸》拍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