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看得懂了。對付不認識的字我有辦法……”
“什么辦法?”小弋好奇地問。
“我讓它叫什么名字,它就叫什么名字。在我還不認識它之前,她就暫且叫我給它起的名字吧。”依依很平淡地說。
“那怎么行?萬一你給它起的名字是錯誤的,之后叫習慣了,就不好改正了。不認識就是不認識,可以問我呀。”
“爸爸也在專心看書,我不想打擾您呀。”
“不打擾,我看書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你和弟弟。”
依依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多么懂事的孩子,小弋想。真是女兒生少了,這樣的女兒要多生幾個為好。
依依一直和爸爸在一起看書,遇到不會的字她就問,小弋讓依依給那些不認識的字標上拼音,給她講解每一個字的意思。
盡管張小弋和女兒依依一直在說話,兩個兒子依然睡得很香。小弋知道,看來這個睡午覺的習慣兒子們已經在幼兒園養成了。
他回頭看女兒,女兒居然不困,很好奇,問道:“你在幼兒園是不睡午覺的嗎?”
“我們大班的孩子可以不睡午覺,但老師會讓不睡午覺的同學趴在床上看書,不準弄出聲音。”
“為什么上了大班就不喜歡睡午覺了呢?”
“因為有很多好書要看。”
依依不睡午覺原來是為了看書,小弋想,也許這是依依和其他孩子不同的地方,有了閱讀的愛好,會讓依依有個更美好的前程。
依依現在看的書很雜,如何引導她閱讀好的書籍呢?小弋百度了一下,發現,孩子們感興趣的書就是好書,原來對于依依這么大的孩子來說,只要她喜歡的書都可以閱讀。
周一的午休時間,張小弋去了書店,他為女兒挑選了適合她這個年齡讀的書,小弋想讓女兒向作家這條道路上發展,她買了一些小學生作文書。同時給騰起和騰逸買了幾本畫冊,有關于機器人的,也有關于童話故事的。
小弋發現,家里的書柜里有什么書,依依就讀什么書,她幾乎對所有的書都有興趣,根據女兒這個特點,小弋覺得應該把家里書架里的書換成適合依依閱讀的書。
小弋特意上網查了一下,又根據自己的經驗,給依依選擇了幾十本適合她的書擺上了書架。果然,當依依看到書架里突然多出來好多她之前沒有看過的書時非常高興。
張依依是個專注的孩子,她會在眾多書中選擇一本拿下來,讀完了才會動另一本,盡管她對所有的書都好奇,但在沒讀完一本書之前,她不會去動其它的書。
一個六歲的孩子,一本書要讀一個禮拜才能讀完,但她卻能耐著性子,每天捧讀一本書,每當讀完一本書的時候,依依都會很留戀地回頭翻看,似乎還沒有讀盡興的樣子。
依依的這些舉動,只有細心的爸爸才能觀察到,他把孩子們的這些變化每天記錄在自己的日記里,他日記的大部分內容是關于孩子們成長經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