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批上來的這些人顯然是背過不少詩詞的,也就是這些信心滿滿的才會一上來就坐在最中央的位置上。
而且這個第一個題目確實簡單了一些,在和平年代,這種肆意瀟灑的寫酒的詩詞自然會受到大家的追捧,所以一輪下來,中央舞臺的人竟然沒有一個下臺的。
不過沒有關系,每一輪主題持續的時間能達到一個小時,在一個小時之內,只要在端起酒杯十秒之內沒有想出新的詩詞的話就只能下臺了,如果連續兩輪都沒有端起酒杯的話,那么也會被提醒下臺。
時間一點一滴流過,一開始大家還都不怎么吃東西,因為時間還早,并不太餓,不過后來該烤肉的烤肉,該吃飯的吃飯,不過大家還都一起聽中央舞臺的吟詩。
其實兩三輪過后,就開始有人記得不是太清了,開始出現下臺輪換的了,新上臺的也開始有吟誦現代詩,或者上臺自己作詩的了。
還有的人明知道自己不會,但是就是想要體會一下在中央舞臺吟詩的感覺,甚至還有人上來直接飲了一杯酒,然后就開始自己作“詩”了……
“啊,今天喝了一杯酒,啊,這個酒啊真好喝啊!”
然后這貨把這句話反復說了三遍,說完了之后沒等人家說什么自己就跳下去了,跳下去之前還說了一句:“回去我肯定好好學詩詞!以后詩仙的稱號我一定要拿到!”
這樣的插曲其實不少。
這個時代的人大多比較放得開,而且大家也不會嘲笑什么的,即便是第一句吟詩吟的狗屁不通,大家仍舊很認真的聽完了,然后等到他自己自嘲的時候大家才開始轟然而笑。
而遇到幾個很努力的作詩,但是很遺憾做的很差的,雖然也下臺了,但是觀眾們反而給與了熱烈的掌聲。
比如一位女生努力的喝下一杯酒之后,努力的作詩:“此刻的詩與酒,代表著我的激動和回憶……”
能看出來這個女生看過一些書,但是并不會組織語言,也不會搭配前后的情感,對應詞匯。
她遺憾的下臺了,不過無論臺上還是臺下的顧客都給她很熱烈的掌聲和歡呼,孫靜也跑上去送給她一小壺果酒,為她加油。
李昱瑾覺得,那些遺憾下臺的,肯定回去會努力的去學習詩詞,然后準備在這個舞臺重新再來。
短短一個小時的時間,李昱瑾感受到了這個時代人們和滅世之前的時代截然不同的地方。
這是人最根本的三觀不同,如果一個兩個的話,可能說是個人的素質,但是所有人的話,這就是根本的觀念問題了。
這其實是讓李昱瑾很感慨的,跨越了數百年的詩會,雖然不知道是不是這個世界唯一的詩會,雖然不知古代的詩會是不是這個樣子的,但是現在看來還是覺得很溫馨,很有意思的。
一個小時的時間里,有人在臺上高聲朗誦,也有人黯然下臺,有新的顧客到來,也有過來捧場的因為有事情離開了。
林平安局長吃了些東西,喝了點茶水就離開了,畢竟他還算是在執勤的期間。
一個小時的時間很快就要過去了,最后一輪,最后一次舉杯,一個看起來差不多三十歲左右的小伙直接半躺在了座位上,酒杯高高的舉起,晶瑩的酒液在空中劃過一道筆直的垂線,落入到自己的口中。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說完,這小伙就直接倒在了椅子上,呼呼的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