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項肆是大秦公族,名叫趙澤寬。趙乃秦國大姓,其實是趙氏。
剛到這個時代第一反應當然是習武,知道后面是大亂之世,只有學武才能讓自己在這個時代立足。
加上看到了這個時代所謂的修行者,各種奇妙法術,讓項肆更堅定了學武修行的決心。
后來項肆武藝大成入宮為宦,就是后世所說的宦官,宦官其實指的是近衛,內侍衛,不是閹人。
當時項肆武藝已入境,也就是修行者所說的以武入道,在當時也算是世間幾大好手之一了,很得始皇帝信任。
始皇帝晚年命術士徐福煉長生不老藥,一爐丹成一粒。
始皇帝疑心,讓項肆試藥,因武者入道百毒不侵。
項肆服下藥丸,看到徐福欲言又止的神情,有種被坑了的感覺。
事后徐福聲稱天材地寶不夠,需要收集,得秦皇恩準帶童男童女東渡,自此無蹤。
始皇帝末年,感覺自己大限將至,苦盼徐福不歸,下令擒殺項肆,他要喝項肆的血來續命,他總覺得當初項肆服下的就是長生不老藥。
在十萬秦卒和數百高手圍殺之下,項肆力戰而亡。
始皇帝飲下項肆之血沒有得到長生,覺得愧對項肆,讓人把項肆尸體葬于自己皇陵。
當項肆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已經是百年之后了,這是他出了皇陵知道的消息。
看著眼前九層棺槨里的白骨,項肆不知自己是何心情。
有人求而不得,自己卻輕易到手,他終于理解了徐福當年那欲言又止是因為什么了,這應該是他師門留下的遺寶。
當時徐福東渡前找他說的那番話,他是很久之后才明白,徐福告訴他:“有些事都是有定數的,只不過福禍在于一念之間。”項肆一直以為他當初說的是始皇帝一念起疑,錯失了丹藥。后來覺得他說的是自己如果起念推辭是不是就不會有后面的殺身之禍。無論如何,他也已經死了。答案是什么都不重要了。
項肆從秦活到了漢,從漢活到了三國,見識了那些梟雄,英雄。見到了那些野史外傳里赫赫有名的猛將。跟他們喝過酒,比過武,談過天下,用自己超越時代的言論震撼過他們,然后事了拂袖而去,在暗處看他們懊悔嗟嘆,得意不已。當時就覺得,大丈夫不過如此。
三國真的是殺得血流成河,尸橫遍野,也是在那時候讓項肆發現自己吃的丹藥有后遺癥。
項肆會吸收負面情緒和能量,他不知道是什么時候開始的這個問題,他自己都沒注意到,這些吸收的情緒和負面能量會轉化成一種黑色的能量儲藏在他的體內,把他修行的武道真元都開始轉化,而且還是被動的吸收。
項肆開始沒怎么在意,畢竟修為漲得快也沒什么不好。
當身體里全都轉化成黑色能量之后,項肆性格大變,變得嗜殺,易怒,性情極不穩定。到了后期腦子里都是一些負面情緒,還有一些不屬于他的記憶碎片。
項肆知道再這樣下去自己要么變成瘋子,要么人格分裂。項肆收斂全身氣息,保持自己意識清醒,想用自己的意志克服這些不屬于自己的片段的干擾。
這天他走到一處山腳下,遇到一頭犀牛,在古代犀牛還是所謂的瑞獸來的,很少見的。他好奇走過去,在犀牛肚子下發現一卷書簡,上刻“五千言補”。
這卷書簡讓項肆能控制身體內的能量自主吸收,也有凈化能量純度的作用,總算讓項肆瀕臨崩潰的意志得到了解脫。
那次之后項肆就用了這個名字,本來用的是項兕,感念那犀牛的恩德,但是兕又解釋成雌性犀牛,于是用了諧音的肆字。這兩個字的讀音也是他家鄉話的想死的發音。表達了項肆一心求死。
經過幾朝幾代,經歷過幾次生離死別,每次都是刻骨銘心,項肆真的想死,讓自己不老不死的活著,到底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