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受過先進的基礎的教育,并認真學習過的趙鴻興,對付太師講得這一段歷史故事深有感悟。
當時,這個片異世大陸剛剛從一場大戰中解脫,基本上所有還存在的國家內部,都是一副百廢待興的景象,以這時的生產力根本無法應對恢復和平之后人口的暴增。
而在當時大陸上最大的貨運組織在戰火中發了一比戰爭財之后,成為了大陸第一大財團。對此依舊不滿足的財團,預估到了大陸不就將會發生各種物資短缺的問題,開始高價向很多缺錢重建的國家收購糧食、金屬、礦產和林場,而且是有多少買多少,買完就全部封存起來。
財團瘋狂的囤積行為,造成物資短缺的迅速發生。那些拿物資換了錢的國家,很快就發現錢再多也沒有屁用,因為錢又不能當飯吃。此時,財團趁機開始以高出收購價幾十倍的價格,向外出售這些物資。
這下好了,之前賣物資的錢根本不夠買回之前賣的十分之一。財團也撕開了自己偽裝的面具——想要物資嗎?可以,但這個國家的貨幣和銀行組織得由我們財團掌控,而且一切生產利潤也全都要按比例上交財團。
這一下,被騙的國家都看清了這個財團的嘴臉。但大都無能為力,畢竟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都掌握在了財團手里,國家所有的發展都只能由這個財團說了算。
也不是沒有想跟這個財團動手試試的,有一個暴脾氣的小國國王就滅了這個財團在其國內的所有駐點,追回了很多的物資和產業。然后,這個財團就以自身安全受到了威脅為由,開始不像任何人出售物資。被逼急的其他國家紛紛向這個洗劫財團的國家口誅筆伐,而讓人最沒想到的是,誰罵的越狠,財團就向誰出售一點物資。
最后,這個國家被周邊的幾個鄰國起兵給滅了……
可以說,當時的這個財團在大陸上風光無限,只有幾個大國和聯合政府可以在不受財團干擾的情況下,慢慢地恢復起來。
炎奉當時并不算是一個大國,在戰火中頑強挺過來的炎奉當時被打得也減少了很多人口。但炎奉在戰時有一個特殊策略,那就是不許任何農戶荒廢自家的田地,不管種多少種啥樣,總之這塊地里必須收獲東西。而且如果整個村莊能在戰時和平時收獲的糧食總量保持一致,那么這個村莊所有農戶都會按照軍工行賞,甚至有可能加官進爵。
這個命令在炎奉國內,不光只在農業有效,在礦產業和畜牧業等等的行業中,一樣有獎賞的制度。這使得炎奉并未因為戰爭而荒廢了基業,當主要勞動力的男丁們出征在外的時候,很多的婦孺就扛起了生產的重任,這使得炎奉即使是在人口縮減的情況下,也積攢了足夠日后恢復的物資。
所以,對于這個財團的高價收購物資的要求,炎奉當時在位的皇帝理都沒理。財團高層一看,這還有敢人不搭理他們,就開始鼓動炎奉周邊的小國,向炎奉求購所謂的“應急物資”。炎奉皇帝一開始確實向周邊出售了大量的物資,但很快就察覺到情況不對。這些周邊國家在財團出資支持下,無限制的在向炎奉求購物資,想要收購的量看上去根本不像是應急用的程度。
在炎奉皇帝下令拒絕大量出售物資之后,財團教唆這些鄰國封鎖和炎奉所有貿易路線,使得炎奉失去了向外正常出口的市場。
此時的炎奉在農業和制造業上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在滿足國內民眾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可以進行一定數量的對外貿易。但財團封鎖貿易出口的道路之后,導致相當多的物資積壓在炎奉國內,差點就讓國內的市場經濟發生崩潰。
當時炎奉皇帝的二哥,主要管錢的親王爺馬上出招。積壓出來過多的貨物,由國家全部出資按市場價購買,同時全國開始計劃經濟——就是想買啥、買多少、想造啥、造多少、想賣啥、賣多少都有一個規定的數量。
這一舉措并不是長久之計,但卻是短時間內應對這個財團封鎖的最好辦法。而為了打破困局,炎奉皇室經研究決定,開始向鄰國推廣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