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如此行事的好處,到時他們若是失敗,秦王真滅掉趙國后,要尋魏王的麻煩,魏王也可以把責任推脫到四大公子頭上,自己摘個一桿二凈。
起碼,不能給秦國進攻魏國的理由。
若是成功,他魏國也不必再擔憂秦國會統一東方六國,魏國,也就不用再成為一個緊隨趙國而后的犧牲品了。
而以趙國目前的態勢來講,趙國把燕國吃下去,都難,何況再吃別的諸侯國。何況,燕國地處偏遠的東北一角,與大勢無關,更與魏國無關了。
兩萬兩黃金,對魏國來說,也只是一筆不大的損失而已,在魏王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
當然,這背后究竟是魏王的意思,還是真的是魏無忌深謀遠慮,智慧過人,比魏王還強。這還未可知,這只是趙勝的一廂猜測而已。
只要結果能救趙國,他的目的便實現了,管他誰決定的呢。
趙勝到了齊國之后,沒再去求見齊王,而是直接打聽了田文的住宅,前去拜訪。看來,之前的策略,是完全錯誤了,直接見一諸侯國的大王,如果不成,這前進的路,就堵死了。
如果只是見該國的權臣,說不定,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的。比如,見魏無忌。
不得不說,這魏無忌確實當得起列國四大公子之首的位置。
……
“平原君大人,前面便是孟嘗君田文的府邸了。”經過兩天兩夜馬不停蹄的奔波,他們終于到了齊國王城臨淄,并且找到了田文的府邸。
身為齊國權臣,田文的府處在哪里,臨淄城那可真是人盡皆知啊。
不過,這田文府門前竟然大門緊閉,也不知道有沒有人。這孟嘗君號稱門客過千,不該是門前繁忙,門庭若客的嗎?
可見,傳說總是有夸大之詞的。
趙勝猶豫了一下,對隨從說道:“我們剛一進城的時候,便有人盯上了我們,恐怕我們到了齊國的消息,已經傳到了齊王的耳中。”
身邊的隨從驚聲問道:“我們并沒有驚動別人,難道齊王早就料到了我們會來不成?”
趙勝說道:“很簡單,就算我們借兵的消息,并沒有刻意傳出去,但我們向魏王借兵,浪費了三天時間。想來,這齊國安排在魏國的奸細,早已經知道了此事,傳到齊王耳中,也很正常。而齊王根據此事,猜測出我們會繼續向他借兵,也沒有什么稀奇的。”
這齊國雖然自長平之戰開始前十幾年,就公然奉行了中立的政策,反正誰也不幫,誰也不打的政策,但想要保持中立,那也得實力說話啊。
所以,齊國奸細遍六國,帶甲兵丁四十萬精銳,那也是真實存在,不容六國小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