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兄說,修行進境,必伴隨劫數,非屬天劫,亦有人劫。”
“難不成是我此番蛟龍成就,超脫世俗伴隨而來的劫數么?”
莊冥這般念著,他本以為,奪取神石,化身蛟龍,而陳王率軍來攻,局勢危在旦夕,便是他所伴隨的劫數。
但此時此刻,他心中猶有不安。
——
茫茫大海。
但見浪潮起伏。
竟是一頭巨大的鯨,在水面游走。
而鯨背之上,有一老者,年逾古稀,盤膝而坐。
他鶴發童顏,長須及胸。
身著道袍,仙風道骨。
在他背后,則有一個道童,侍立在側。
“師父,昨夜咱們在那無名荒島歇息,徒兒與巨鯨外出游玩,聽說東勝王朝,出了一條蛟龍。”
那道童遲疑道:“可要去看看么?”
老道目光微凝,神色不變。
只是他撫須的手,卻忽然頓了下。
瞬間臉色變幻,念頭百轉。
“東勝王朝?三百年前取代了大周的那個王朝?”
老道停頓了下,道:“那里是聚圣山福地所在,外來修行人,未得許可,不得擅自踏足,否則,便有殺身之危。而聚圣山的功法,與聚圣山福地,息息相關,哪怕悄然潛入,也會讓聚圣山修行真傳功法的弟子,有所感知……”
道童聞言,遲疑了下,說道:“聚圣山?”
老道微微擺手,說道:“你還年輕,不知當年聚圣山白圣君,一劍橫壓東洲的風采。”
道童怔了下,撓了撓頭,但卻也聽出自家師父聲音中的猶疑。
“師父,真不去看看?”
“……”
老道沉默不語。
道童遲疑了下,又道:“世間的蛟龍,極為難得,如能將這蛟龍降服,作為咱們太元宗的守山神獸,師父破碎傳承道爐的罪責,也可將功折過了罷?即便那蛟龍不好降服,將之誅殺,也一身是寶,獻于宗主……”
老道閉上雙目,仍是一言不發,他輕輕撫須,似乎在想什么。
過得片刻,才聽他輕聲道:“根據我太元宗秘錄,聚圣山福地極為特殊,暗藏大秘,甚至關乎東洲三十六福地,七十二靈山的命脈,而每隔一段時候,會有三十年陰陽潮汐……”
“宗主曾經猜測過,聚圣山之所以不準許外界修行人踏足其管轄的福地范圍,并且斬絕原先的修行傳承,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因為每逢陰陽潮汐,需要封閉山門三十年。”
“白圣君為保安穩,避免三十年間,福地境內生出變故,才斷了其他各脈修行源流,并杜絕外來修行人,成了完完全全的凡塵俗世。”
“根據秘錄記載……”
他伸出手來,掐指一算,低聲道:“聚圣山福地,封山已有六年余,還有二十四年。”
道童聞言,隱約明白了師父的意思。
“為師有斂息之術,即便瞞不過聚圣山,但是……距離聚圣山重新現世,還有二十四年。”
老道沉吟道:“在斂息之術下,為師留下的氣息會極為淺薄,待經過二十四年的歲月磨洗,待聚圣山重開山門,為師留下的痕跡,應該早就消散了。二十四年后,聚圣山會清算期間踏足此界之人,但若氣息散去,大約不會找到為師的頭上了……”
若是聚圣山沒有封閉山門,他斷然不敢踏足聚圣山所轄的福地,這是茫茫東洲的禁地。
可如今聚圣山已經封閉了山門,而且,才僅封山六年。
余下二十四年,歲月磨洗,大約足以讓他留下的痕跡與氣息,盡數散掉了。
“你與巨鯨,在附近尋個島嶼,暫且落腳,為師且去看看。”
“徒兒不用去么?”
“你修為尚淺,斂息之術不到家,留在這里罷。”
老道吐出口氣,說道:“你將此事,傳訊給老祖……”
道童問道:“是要通知老祖來援?”
老道揮了揮手,說道:“不可,老祖修為絕頂,真玄之境,哪怕斂息之術大成,但聚圣山福地,非比尋常。”
說著,老道士隱約有些感嘆,道:“以老祖的修為,過于強大,別說二十四年,就算百年光景,都不足以散去他的痕跡與氣息。即便此去不動法,只在聚圣山游覽一遭,待聚圣山開啟山門之后,都可以憑借秘術,尋到老祖頭上。”
道童怔了下,道:“老祖也忌憚于聚圣山?”
老道士嘆道:“東洲三十六福地,哪一家的老祖,不忌憚于白圣君?”
說完之后,老道士揮手道:“閑話少說,為師命你傳訊,只是恐怕那蛟龍過于強大,為師壓制不住而已,你照做就是,老祖自有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