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頭地靈,確實可以感應到機緣所在。
但這樁機緣,伴隨的危險,卻也更為可怕。
至少在白獸眼中,它依附于蛟龍,可以變得很是安全。
但若前往那里,依然會很危險。
“連龍君都保不住你?”
莊冥這般問了一聲。
白獸瑟瑟發抖,未有應答。
莊冥點了點頭,說道:“那就罷了,歸來之后再說。”
龍衛部落,必有機緣。
對于真龍而言的機緣。
至于此處,本不該節外生枝。
何況伴隨兇險,便也只好作罷。
“各方修行人來得不少,若真伴隨兇險,恐怕要死傷一大批人。”陸合低聲道。
“福禍相依,機緣伴隨,亦有兇險,他們踏足蠻荒大山之時,就該有所準備,不是死于寶物兇險,便是死于爭奪斗法。”
莊冥如是回應,說道:“有人修行,專于一道,藏于山中,百年如一日;也有人修行,游歷于人間,修心見世;也有人遍尋機緣,增益自身。”
來到蠻荒大山尋求機緣的,除卻原先便有磨礪之念的,余下眾人,多數最后一類。
也正是因此,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如陰于舟、如適才那老者、甚至如這位大楚官員,出現在這蠻荒大山內外,其行事作風,均有幾分相似,頗有強取豪奪之感。
實際上,莊冥倒也有些理解。
如凡塵百姓,有人砍柴捕魚,有人搬運貨物,給人當小廝,給人跑腿掙錢,也算是正當營生,可是他們辛辛苦苦,也只能養家糊口,可那些攔路打劫的,卻一筆下來,便得益豐厚。
凡塵俗世之中,心性不堅者,尤其是武者,便容易踏足此路。
好比莊冥,殺了一個陰于舟,便得了他半生積蓄。
若是心性不堅,難免也會成為最后一類人。
修行界中,專殺人奪寶之流。
但這樣的人,往往也不長命。
——
再度往前,進山而去。
此去三百余里,走過一日。
飛禽走獸依然少見,精怪妖物已經絕跡。
修行之人的痕跡倒是不少,也碰見了十余位修行人。
有些人散學修士,三五成群。
有些人是同門源流。
也有單獨來往之人。
相對來說,沒有利益上的沖突,便也沒有什么沖突。
白獸被陸合稍作偽裝,掩上了一層布,遮掩了毛發,一般修行人也沒有認出這頭氣息尋常的白獸,是山中精靈。
何況,聞旱入山之后,只要不是遇見官府之人,便也無須遮掩氣息。
少有修行人會為了一頭山中精靈,與這么一尊橫煉神魔爭斗。
這一路行過,倒也算是風平浪靜。
在半道中間,岳廷在莊冥的授意下,采得兩株異草。
采第二株時,也有修行人經過,但此異草在修行人眼中,也談不上多么珍貴,對方也只是掃過一眼,略帶遺憾,從而離去。
“前方就是瘴氣所在。”
“經過那里,算是進入蠻荒的中部。”
“很多修行人的歷練,都是經過瘴氣,進入其中。”
“不過,前次的獸潮,原因似乎在外圍,因此許多修行人,都只在外圍,并未進入其中。”
“只要穿過瘴氣,修行人就不多了。”
莊冥說道:“陸合,動用法器,遮掩一番,抵御瘴氣,進入內中。”
陸合應了一聲,取出法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