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承一事,被壓了下去。
大楚余孽也被監察司所清除。
至于陸承,罪當處斬。
但卻在劉越軒的運作下,用另一名死刑犯,替代了陸承的斬刑。
——
“此舉于法不合!”
高師得知此事,極為憤怒,說道:“大德圣朝律法森嚴,如何能這般行事?你如此行事,豈非踐踏律法?你如此行事,與置律法公正于何處?大德圣朝的律法,多數出自于你,今日卻是你親自將之推翻!”
劉越軒笑了一聲,說道:“老師以為如何?”
高師沉聲說道:“既然犯了死罪,理當處斬,那便斬!無論他出身如何,無論他是誰的子嗣,既然犯了死罪,便應當斬之!若開徇私枉法之先例,日后如何能有公正可言?莫非今后大德圣朝便是權貴當道,肆意妄為,踐踏律法?”
劉越軒嘆息道:“陸承確實該死,但是陸合勞苦功高,不該因我大德圣朝而有喪子之痛,今次確實是我違反律法,我愿受徇私枉法之責。”
高師緩緩說道:“今日可算你是情有可原,若今后有權貴之子,無惡不作,卻都用這種替死之法,那么律法公正何存?”
劉越軒說道:“所以從此之后,死刑犯斬首示眾之前,須有巡察司之人,驗明正身!”
高師執掌監察司,聽得這話,不由得說道:“為何不是我監察司?”
劉越軒說道:“監察司乃是監察天下,一切風吹草動都應知曉,如若有人換了替死之法,而監察司卻不能知曉,那么代表監察司無能,甚至代表監察司也在徇私枉法,如此一來,讓監察司的人來驗明死囚正身,又有何益?監察司既然監察不到,最后一步就該讓巡察司來……”
說到這里,他又往前半步,低聲說道:“監察司權勢太大,不是好事,須得分出權柄,平衡朝堂,如若不然,便是滅頂之災。”
高師看著劉越軒,隱隱明白了他此次保住陸承的想法。
——
皇宮,大殿。
監察司知曉的事情,絕不能瞞過莊冥。
監察司乃是莊冥的耳目,若是連監察司都知情不報,那么大德圣朝便要出問題了。
關于劉越軒暗中釋放陸承一事,莊冥已然知曉。
“好大的膽子!”
莊冥臉色頗為難看,他也想過讓劉越軒出手,救下陸承此子,但卻沒有料到,劉越軒出了這樣一道昏招。
如此一來,開了先例,今后權貴犯事,皆能逃過死劫,當如何正法?
但下一刻,他便也明白了劉越軒所想。
這些年間,劉越軒明里暗里,立下不少功勞,哪怕是當初莊氏商行的元老們,對他也極為敬服。
如今大德圣朝尚未安穩,卻還好說。
日后大德圣朝安穩下來,平定各方,再無外禍,那么如劉越軒這般出色的人物,是否會讓為君者感到忌憚?
這些年來,劉越軒立下許多的功勞,都記在監察司的頭上,有時遇事又是給例如巡察司等各部出了主意或者給了線索,將功勞相送。
若這些功勛,他盡數攬在身上,風頭之盛,無人可比。
劉越軒這些年間對各類功勛都不上心,是恐功高震主。
今次他用替死之法讓陸承免得一死,卻是自身犯下了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