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你們也應該清楚,這套官制,將是最適合當下局勢的,現在,我將重新任命三省六部長官。”見眾官員都差不多看完了三省六部制,劉昊終于開口。
皇上一開口,所有官員全都停下了討論,紛紛安靜的看著皇上。
皇上說要重新任命官員,這是要一下子完全打亂現在這套制度啊。
一下就下這么猛的藥,真的不會出事嗎?
許多明白人都有些擔心起來。
說實話,先帝時期,因為先帝貪婪無度,在宦官的唆使下,開始了買官賣官,才讓有才之士被埋沒,讓很多沒有才能的士族當上了高官,最終造成了如今天個控制無度的局面。
這里絕大多數官員都是來自豪族士商,如果被罷免了官職,會不會造成隱憂?
這些事情,劉昊當然清楚。
但如今大夏江山,早已病入膏肓,他只能下猛藥。
“中書令兩人,分別是盧直和荀古,負責執掌中書省……”
劉昊話音一落,堂下頓時就喧嘩了起來,他們已經理解了這套官制,兩個中書令,和現在的司徒楊彪和太尉袁隗是一個級別的官職。
盧直還好說一點,他現在至少是尚書,這個提升跨度也不是太大,但這個荀古不過一守宮令,小小一個官員,他有什么能力擔當如此重任?
看著堂下眾官員都在置疑他的任命,劉昊心里冷笑。
作為穿越者,他當然知道盧直與荀古的才能,
剛剛眾人閱讀新的官制時,他就在觀察百官的屬性板面。
盧直就不用說了,智力,政治,魅力這三項都在80以上,比司徒楊彪還有太尉袁隗的三60多強的太多了。
而且就忠誠度而言,楊彪的才78,袁隗的更是只有70.
盧直的忠誠度可是91,都已經飄紅了,這是對他絕對忠誠的大臣,他不重用這樣折大臣,難道要用一個隨時都有可能叛的人嗎?
而且楊家是帝都的第一豪族,在之后的改革之中,劉昊知道肯定有很多新制度是要傷及這些地主豪族的。
如果讓楊彪進入三省,那不是給他自己挖坑,制約他后面的改革嗎?
還有袁隗,他之所以只有70的忠誠度,劉昊一想就知道了。
因為袁隗有兩個侄兒,此時在邊陲之地擁兵自重,雖然還沒有打出造反的旗子,但他們基本已經形成了割據的軍閥。
所以劉昊當然不可能重用袁隗。
別說三省了,六部的長官他都不可能給袁隗。
這也是一顆定時炸彈的。
對于那些割據的軍方,劉昊知道他們好多都與臨國有著大大小小的勾結,想要招安他們的難度那是相當大的。
最終的結果,很可能都是要走到短兵相見的那一天。
這也是他感覺這個皇帝很不好當的原因。
開局就是皇帝,看似很風光,實則兇險萬分。
他這個皇帝,稍有不甚,就會墜入萬丈深淵,萬劫不覆。
至于荀古,就更牛X了,給劉昊的感覺,這家伙就是華夏三國時期曹操的首席謀士荀彧的翻板。
【姓名】:荀古。
【關系】:下屬。
【忠誠】:98.
【統帥】:72.
【武力】:26.
【智力】:97.
【政治】: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