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過神來,方覺和范尼斯特魯伊都是哈哈大笑。
“恢復的怎么樣了?”方覺道。
“隨時可以上場比賽。”范尼斯特魯伊說道,方覺甚至有一種錯覺,這聲音中都帶著想要上場踢球的渴望。
“明天的比賽,我會在下半場比賽派你上場,找找比賽感覺。”方覺說道。
“沒問題,教練。”范尼說。
盡管他迫切渴望能夠獲得更多的出場時間,但是,范尼知道,主教練這樣的安排是最標準的。
剛剛傷愈的球員,一開始都是從替補席開始慢慢上場找感覺的,這也是對球員的一種保護,避免剛剛傷愈就再次受傷。
“早點回去休息吧。”方覺和范尼揮手作別,“我可不希望我寄予厚望的球員,在訓練場受傷。”
“我會注意的,教練。”范尼做出保證,“我再練完最后一組射門就回去。”
耳聽得身后傳來的嘭嘭嘭的聲音,扭頭回看,看到那個汗流浹背、猶自堅持射門練習的身影,方覺滿意的點點頭。
這正是他為什么會引進一名三十三歲的老將的原因。
這是一個老將的不服輸的決心。
這是一個渴望在職業生涯暮年能夠再踢一屆大賽的老將的渴望。
迄今為止,范尼在職業生涯中一共打入200多粒進球,且還是歐冠歷史上進球效率最高的球員。
早在2006年世界杯之前,范尼就已經打破了克魯伊夫在國家隊的進球紀錄。然而,作為與克魯伊維特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直到葡萄牙歐錦賽時,范尼才首次出現在國際大賽上,直到30歲時才迎來了第一次世界杯之旅。
2006年的6月1日,德國世界杯小組賽,在的戴姆勒球場,范尼在與科特迪瓦比賽的第26分鐘打入一記標志性的單刀破門。
對于這個進球,方覺還有印象。
他是在阿方索酒吧和奎羅茲以及哈維等幾個家伙一起看的這場球。
這個進球是范尼斯特魯伊的世界杯處子球,卻也可能是最后一個。
2006德國世界杯小組賽3次首發,一共出場比賽190分鐘。
3場比賽,范尼一共奉獻4次射門,4次打中球門范圍內,打入一粒進球。
這就是范尼在德國世界杯上的全部數據,也是禁區之王至今在世界杯上的全部。
然而,在與葡萄牙的八分之一決賽中,范尼被巴斯滕冷藏。
最終,荷蘭被淘汰出局。
而在出局的背后,關于范尼和時任荷蘭國家隊主教練范-巴斯滕關系不睦的流言漫天飛舞。
到了200年歐洲杯,荷蘭以三戰全勝的成績從擁有意大利、法國和羅馬尼亞的小組中成功突圍,一時被視為奪冠熱門,結果卻在1/4決賽上倒在了黑馬俄羅斯的腳下。
雖然范尼在比賽第6分鐘為荷蘭扳平比分,頑強的將比賽拖入加時,但卻無奈那注定是個屬于阿爾沙文的夏天。
“沙皇”在加時賽中一傳一射,將荷蘭送回了家,也就此終結了范尼國家隊的巔峰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