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舍甫琴科罰進點球的時候,在遙遠的伯明翰城。
在大大小小的酒吧里,在家庭里。
無數阿斯頓維拉球迷爆發出歡呼聲。
這個進球,他們等待了二十八年!
……
讓方覺驚訝的是,在左中衛帕薩寧被罰下后,云達不萊梅并沒有進行人員上的調整。
“他們準備踢三后衛?”塞巴略斯說。
“很有可能。”方覺點點頭。
三后衛陣型是屬于被認為早就‘過時’的老派戰術打法。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三后衛戰術一度在英超聯賽非常流行。
雖然英國人可能不太愿意承認,但這一流行戰術的靈感很有可能來自于1996年那支奪得歐洲杯冠軍的德國隊。
當時的德國隊就是依靠三四一二的戰術打法奪冠的。
可以說是德國人引領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三后衛戰術打法潮流。
三后衛的戰術體系,給予球隊在中場多一人的天然選擇。
如果一支球隊繼續堅持四后衛的話,那么球隊要想加強中場就必須犧牲一名前鋒球員了。
要知道,現代足壇進攻球員和中場球員在場上的位置越來越多樣化,他們一個人可以勝任多個位置。
在這個時候,似乎犧牲一名角色單一的后衛球員才是最佳的選擇。
三后衛戰術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英格蘭足壇毫無疑問是一種革命性的打法,徹底改變了之前的戰術風格。
要知道,在那個時代,后防線球員們往往沒有那么出色的技術,每個球隊在后防線上往往只有一名球員有著不錯的出球能力。
而三后衛體系,則意味著你在后場的三名球員需要做的最正確的事情就是,將球迅速出到前場。
尤其是中場的人數優勢,可以讓球隊的中場球員們在邊路進行接應。
對于這些技術有限的后防球員來說,這樣的戰術真的很不錯。
方覺盯著場內的云達不萊梅的半場看,不萊梅的三后衛戰術,讓他陷入了思考之中。
確切的說是,他走神了。
球場上,米爾納和對方球員馬林拼搶,他將馬林鏟翻在地。
主裁判布薩卡只是口頭警告了米爾納,并沒有出牌,這引起了現場巨大的噓聲。
這也讓方覺回過神來。
他搖搖頭,云達不萊梅的三后衛是殘缺的三后衛,這是一名中后衛被罰下后的無奈之舉。
中場還是四個人,反倒是防線少了一個人,這反而是更加危險。
阿斯頓維拉牢牢地掌控了場上的局面。
比賽形勢不太需要他擔心,方覺的腦海中,卻是在認真的考慮三后衛的戰術。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他會改變戰術,使用三后衛戰術,這只是一種思考和思維發散,天才總是如此,總是會有一些不經意間的小事情就會觸發他們的靈感。
這也是他們為什么總是能夠領先旁人一步的原因。
“我們注意到,方覺指導表情沉靜,似乎對于球隊的表現并不太滿意。”鏡頭給了場邊教練席特寫,看著盯著場內情況陷入沉思的方覺,賀威贊嘆說,“這就是方覺指導為什么能夠取得成功的原因,球隊占據主動,比分領先,但是,他依然不滿意,這是真正的嚴格要求,說明他對自己的球隊是多么高標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