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他球隊主教練瓜迪奧拉一樣,巴塞羅那球迷等待這場勝利也等待的太久了:
瓜迪奧拉此前面對方覺的成績很穩定,保持全敗,巴塞羅那球迷也難受極了。
現在他們終于長出了一口惡氣。
“阿達瑪,你說,那是點球嗎?”小貝爾曼迪問特勞雷。
特勞雷沒吭聲,從觀眾的角度來看,那個點球確實是爭議性極大,但是,他是拉瑪西亞的球員,天生屁股要站在巴塞羅那這一邊。
不過,大衛.貝爾曼迪是他的好朋友,這就讓他比較尷尬了。
……
巴塞羅那憑借兩粒點球擊敗阿斯頓維拉,特別是比賽最后時刻這個點球,使得這場比賽立刻成為了賽后全球媒體關注的焦點。
英格蘭媒體對主裁判庫佩斯口誅筆伐。
《泰晤士報》用了‘裁判說,巴塞羅那要贏球’的標題,直言挖苦說,主裁判是帶著任務來吹罰這場比賽的。
《衛報》則斥責“一個問題點球讓巴塞羅那晉級”。
不僅僅英格蘭的媒體,意大利、德國的媒體也重點關注這場比賽。
《米蘭體育報》用了激烈的詞匯“harsh”(過激的)、“ridiculousness”(滑稽的)來形容這個點球。
德國《圖片報》用了懷疑的口吻,“這是點球嗎?”,不過,卻配以阿斯頓維拉球員憤怒的要爆炸的照片,態度似乎也是站在阿斯頓維拉這一邊的。
相比較英格蘭那邊的一邊倒的批評裁判,甚至直接說主裁判帶著任務來吹罰比賽的。
德國、意大利各大媒體普遍的觀點相對溫和,也更加客觀。
他們認為這個點球如果非要硬扣規則,可以吹點球,也可以吹巴薩進攻犯規。
最好的吹罰藝術是終止比賽,制止雙方禁區里的沖突,示意角球重發。
而再嚴厲一些,即使是照顧主隊,那么,頂多是給帕帕斯塔索普洛斯一張黃牌,再示意角球重罰,甚至可以判一個禁區內任意球,但直接吹點球,而且是在比賽即將結束的非常敏感的瞬間,這就非常不合理了。
這不是規則問題,而是尺度問題。
《隊報》就表示‘類似的拉拽在任何一場比賽里都屢見不鮮,如果全吹,那一場比賽會有十次八次點球!’
中國著名主裁判宋寶杰在這天晚上的《冠軍歐洲》節目中接受了電話聯系采訪,也發表了觀點:
他認為這個點球不應該判罰,裁判應該在角球開出前先把帕帕斯塔索普洛斯等人的連環拉扯問題解決,再吹哨示意罰角球。
……
西班牙媒體大部分認為點球合理,但也認為存在爭議,比如《馬卡報》就表示“存在討論的空間”。
加泰羅尼亞媒體《每日體育報》聲嘶力竭的呼喊,為巴塞羅那辯護,堅持認為這個點球是非常非常正確的。
該報指出,在角球時因為防守隊員拉拽犯規送出點球,并不是沒有先例。
南非世界杯的時候,西班牙對陣巴拉圭,皮克就因為雙手拉拽卡多索胳膊,被裁判處以極刑,這個判罰在當時就沒有引發太大的爭議。
帕帕斯塔索普洛斯對布斯克茨拉拽犯規,和兩年前皮克拉拽卡多索送點球,領黃牌如出一轍。
所以,點球的判罰是非常正確的。
之所以引起這么大的議論聲,這不是因為比賽本身,是巴塞羅那這幾年太強大了,引起了很多人的敵視,所以才借題發揮的。
另外一家加泰羅尼亞媒體《世界體育報》沒有直接正面回應和報道這個點球點爭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