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倒了,伊布拉希莫維奇倒在了拜仁慕尼黑的禁區里。”
“丹特在示意他沒有犯規。”
“主裁判里佐利的哨子響了,他指向了——點球點!點球!點球!在上半場比賽鄰近結束的時候,里佐利吹罰了點球,他認為丹特在禁區里對伊布拉希莫維奇犯規。”
里佐利的這個判罰引起了拜仁慕尼黑方面的強烈不滿。
拜仁慕尼黑隊長拉姆向里佐利申辯,他表示那不是點球,丹特壓根沒有碰到伊布拉希莫維奇。
丹特則是連連搖手,一臉苦相的申訴,“我沒有碰到伊布!”,他大聲喊。
阿斯頓維拉那邊沒有理會拜仁慕尼黑人的行為,他們正在慶祝這個點球呢。
這個時候,阿斯頓維拉的球員是沒有必要去介入到拜仁慕尼黑球員和主裁判的口角中的,不然的話,事態只會擴大,也會讓主裁判對阿斯頓維拉球員不滿。
是的,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獲利一方不要去湊熱鬧,主裁判也不需要他們的支持和援助,主裁判在球場上有著獨一無二的執法權,他痛恨沖突,不需要球員來‘保護他’,只要你老老實實的不惹麻煩就行了。
……
里佐利的態度很堅決,他堅持認為這是一個點球。
“好了,諸位,我看的很清楚,這是點球。”里佐利對拉姆說,“請讓你的隊友散開!”
“你這是偏袒……”里貝羅氣憤的吼道,拉姆趕緊將里貝里拉開,但是已經晚了。
里佐利向情緒激動的里貝里出示了一張黃牌。
拉姆見狀也只能示意隊友們離開,他看得出來主裁判已經火大,這個時候再糾纏只會越來越糟糕。
“里貝里因為抗議吃到了黃牌,今天比賽開始以后里貝里的狀態不錯,非常的活躍,他絕對是拜仁慕尼黑隊內最渴望拿到歐冠冠軍的那一個。”賀威說道。
“里貝里啊,怎么說呢,他也該拿冠軍了,當然今天這個冠軍可不好拿,維拉這邊現在活獲得點球,這個點球進了的話,維拉就再次領先了。”張魯說道。
里貝里在七年前的2006年德國世界杯上一舉成名后,媒體就對他非常看好,普遍的看法是:法國刀疤劍客將成為足壇至尊巨星。
然而七年過去了,里貝里卻始終活在卡卡、C羅、梅西等幾代“足壇一哥”的陰影之下。
盡管七年來,總有些權威的統計機構指出,里貝里的一對一突破能力、突破成功率絕對是整個歐洲數一數二。
無人否認里貝里是一個冠軍球員,畢竟三座德甲冠軍、近十個其他杯賽獎杯、難以計數的德國、法國足球先生獎項,都證明了他非凡的才華。
但是里貝里卻并未得到世人足夠的認可,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沒有拿得出手的洲際獎杯成績。
特別是此前在歐冠決賽、世界杯決賽都與冠軍獎杯失之交臂,此番再次在歐冠決賽的舞臺上拼殺,這讓里貝里對于這次的冠軍獎杯極度渴望。
所以,里貝里的情緒上相比較其他隊友也就更加焦躁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