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有大藥,可起死人而肉白骨,亦可長生。”
這是徐天的太爺爺告訴過他的話,雖然不大相信,更何況他的太爺爺還是個中醫大夫。
這里不是瞧不起中醫,只是中醫相較于西醫來說,確實不如西醫發展快。
同樣治病的速度也不快,最重要的是掙錢也沒西醫多。
所以就連大多人醫生就業選擇西醫多于中醫,治病更是選擇西醫多于中醫。
徐天他太爺爺活了100多歲,祖籍陜西,曾給中央的領導看過病,是京都遠近聞名的醫中國手,京都城的香餑餑。
凡是有錢有勢的主,都會邀請他太爺爺去家里給各家的老一輩看看。
看的多了,人情也就多了,家業也就自然而然的大了。
所以當時他太爺爺一決定,就留在京城,接過來了自己的老婆跟獨子,在京城置辦了家業。買了一套四合院供一家人自己住,并且開了一家中醫館,起名杏林堂。
后來他太爺爺去世了,一家人想著落葉歸根,便把葬禮放到秦高官安的祖宅舉行,聽說當時的場面還挺大。
徐天他太爺爺走后將醫館傳給了他爺爺,他爺爺也是個行醫的。雖沒有他太爺爺的手藝高超,醫中圣手,但怎么說也是他太爺爺真傳。實力說出去也是西北地區數一數二的大醫,所以杏林堂也沒有因此倒閉依然紅紅火火的開了下去。
到了他爺爺這一代,家中也變得人丁興旺了起來。他爺爺一輩子有四個孩子,三男一女。
他大伯跟小姑是屬于爺爺口中不務正業的那種,可能是受那個年代影視思想文化教育的緣故。
他大伯并沒有選擇子承父業,瘋狂的喜歡上了當英雄,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參軍。當初高考報志愿,偷偷改了志愿,選擇了軍校。
氣的當初他爺爺狠狠的收拾了一頓大伯,他大伯也是硬氣,死不悔改,一氣之下跑去當了兵,在跟他爺爺鬧翻后,就很少回家了,印象中,最多也就過年回來過幾次,直到他爺爺去世,徐天就很少再見到他了。
徐天小姑是家中老小,深受爺爺跟各位哥哥們喜愛,可能是從小溺愛慣了,所以干的事說起來要比起大伯更氣人。
他大伯還好,雖是家中長子,沒有繼承家業,可還算個正當事業。
可徐天小姑就不一樣了,她要當的是明星,家中誰都沒告訴,直接填的志愿是電影學院。
這可要了老命了,那是一頓狠揍,但徐天小姑脾氣也倔,再揍毅然決然的要去,只不過后來明星沒當成,聽說拍了幾部片子,但是沒紅起來。
后來一氣之下做了導演,然后投資拍電影,后來還成立了影視公司,日子也算過的瀟灑。
徐天他二伯跟他的父親還算是比較聽話的那種,他二伯年紀輕輕就繼承了家族的醫學,后來考進了醫學院,又學了西醫,也算是集兩家之大成。
后來更是研究上了生物學,最后當了教授,進了國家研究院,那是一時風光無限,屬于家里頭那種光宗耀祖。
而他父親就不同于家族其他人,屬于比較老實的那種,繼承了爺爺的醫術,大學也學的是中醫,畢業后繼承了家業,繼承了杏林堂,娶妻生子,就這么平平淡淡的一直干了下去。
但他父親也算是壯大了家族的產業,除了負責照顧北京的杏林堂,又把杏林堂分店開到了祖宅這邊,也就是長安的大唐西市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