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洞口如同一張巨大的獸嘴,似乎可以吞噬天下間所有的生靈。洞里洞外兩重天,踏入洞口,氣溫至少下降了十度,以高飛的修為,也感覺皮膚微涼。除了溫度的變化,濕度的變化更大,向里走不足百丈,身上的勁裝已經變得濕嗒嗒的,貼在身上,說不出的難受。
抬頭向上看,百丈之上,天如一線,兩側巖壁濕滑無比,伸手觸之,如同抹了一層油脂。高飛試著飄在空中,馬上感覺到一股無形的壓力,元力運轉到極致,也不過飛起十余丈。果然如天元所說,這是一座滯空山脈,通冥河在山脈中穿行,長達三百余里,這便是幽冥路了。
通冥河在流經幽冥路的時候,因地型所限,被切分成千萬條小河,最終在幽冥路的洞口再次匯集在一起。所以幽冥路并非只有一條,而是成千上萬條。
河床有深有淺,淺的地方,剛過成人大腿,深的地方,深不見底,幽幽如通向冥界之路,幽冥路也正是因此而得名。
林豐的回信高飛已經讀過至少十遍,按他的說法,這種地貌,在祖地稱為喀斯特地貌,山中有無數的巖洞,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眾多的風化巖、鐘乳巖,有峰林、石林、漏斗、落水、溶溝等奇物景觀,又有旱洞、水洞之分等等,通常來說,這樣的地貌之中,是沒有多少礦產的。
“右進八,可看見一根三人合抱石柱?”腦海中傳來天元的聲音,尋找金魚什么的,還是讓其他人去作吧,高飛冒險進入這里,可不是為了什么金魚,他也不認為,憑他剛進階的五級元武者,有資格爭奪那等神物。
金魚是不用想了,有天元這匹老馬在,通冥河里的天材地寶,還是有很多的。有些奇物,需要時間的積累,兩千年的時間,不長不短,剛好是收獲的季節。
“有。”在天元的指揮下,高飛沒有走熟路,而是在洞中鉆來轉去,經常走到沒有路的地方,卻又峰回路轉,多出一條勉強容人通過的小路。
所謂的熟路,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路,幽冥路雖有三百多里長,其實并不容易迷路,只要你經常抬頭看天,跟著頭上的一線天前行,總歸能走出幽冥路的。除此之外,還有幾條前人記錄下來的路,這些已經有輿圖標記的,稱之為熟路。
走幽冥路,只要不是好奇心太勝,總想一探研究,再有五階以上的實力,走出幽冥路沒有想象中那樣難。當然,前提條件是守規矩、按路線走,同時也要對幽冥路中的洞植和洞獸有所了解。
幽冥路里的洞獸分為兩類,水生、路生。洞植分為三類,孢子、血植、洞菌。對幽冥路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洞獸好殺,洞植難纏。死在幽冥路中的元武者,九成以上,是死在洞植的手中。
“繞開跑地菇,之前告訴過你避開的方法。”天元閉著眼睛,在心里估算著高飛前進的速度,不時的提醒。兩千年前的元武者數量更少,實力更強,那時候的通冥河,也沒有高飛形容的那樣危險,幽冥路又是通冥河的入口,在這里發現驚喜的元武者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