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御階之上的小皇帝和太后都沒有說話,小皇帝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而劉嫻隱于珠簾之后,倒是看不見她此刻的神情,也無人知道這位太后心中怎么想的。
“劉侍郎說的對,各司其職才是好事。自興建伯出任陜西布政使,雖有北狄西域白蓮教大軍進攻,然而在興建伯的堅壁清野,構筑西北要塞的策略下,西北軍民死傷至今微乎其微。更難得的是,如今西北要塞三面被圍,整個陜西卻少有流民涌入其它行省,百姓生活井然有序,軍隊也是士氣高漲,試問古往今來有幾人能做到興建伯這般試問朝中何人又能取代興建伯”下一刻傅天仇越眾而出,這位兵部尚書,也是周昂一黨在朝中官職最高的一人終于開口了。
傅天仇這話一出,皇極殿中又是鴉雀無聲。
確實周昂的功績擺在那里,不然天下百姓也不會那么好忽悠,沒點真本事,又怎么可能讓天下人心甘情愿的稱他一聲周子
到了此時珠簾后的身影終于微微一動,而后太后劉嫻的聲音從簾后傳出“既然李尚書說要防范于未然,想來心中已經有了想法,不如直接說出吧。”
聽到太后的聲音,傅天仇賀康等人都是神色微變。
如果按往日的慣例,此刻太后應該出來終止這個話題,可今日她主動詢問李長善,直接將這個話題繼續了下去,并且還將主動權交到了李長善手中。
李長善面不改色,而后微微上前一步,口中緩緩的說道“要換下興建伯自然不現實,不過這朝廷也該有朝廷的法度,即便天下各行省有心支援西北,那些物資錢糧也應該由朝廷統一調度,而不該各省私自運往西北。”
“對啊對啊,凡是都該由朝廷統一指揮調度。”
“李尚書之言有理啊”
“早該如此,早該如此。”
隨著李長善一句話,皇極殿中頓時竊竊私語起來,幾乎八成以上的官員都贊同了李長善之言,而傅天仇賀康等人只能臉色陰沉,此刻他們也無法直接說李長善的說法不對,只能期望的看著珠簾,希望太后能否決這個提議。
然而下一刻太后的聲音響起,卻徹底破滅了賀康等人的期望。
“李尚書言之有理,此事便著六部會同司禮監籌劃吧。”劉嫻的聲音毫無波瀾,然而她這一句話,卻從法理上切斷了江南和其它地方向西北運送物資的通道。
京都朝會才結束片刻,朝會上發生的事情便傳到了西北要塞。
布政司衙門的正堂上,周昂坐在堂案后,案幾上堆著高高的幾摞文書,堂下還有十幾張案幾,分別坐著崔文山和葛良工,以及七八個布政司衙門的書吏。
這些人身前的案幾上,無不堆放著滿滿的公文,整個大堂之中看起來忙碌異常。
周昂與教宗等人有約定,但他身為陜西布政使,政務方面卻從未松懈,甚至這些日子以來,周昂在政務上花的心思更多了,大有廢寢忘食之態。
忽然天際之中一道金光落入大堂,而后一枚銅錢落在周昂身前,很快那銅錢之上浮現出一段段文字,看起來像是一封很長的書信。
見到這枚銅錢出現,崔文山和葛良工都一臉凝重的看向周昂。
因為這兩人都知道,在周昂這里傳訊分三個等級,最常見的自然是正常渠道的快馬文書,這些文書基本都由崔文山在打理。
而更高一級的就是用鷹雀這種飛鳥傳書,這些大多是一些隱秘和重要的消息,這些消息則是葛良工在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