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趙靈臺心頭還有個疑問,那黑魚大圣是怎么返回人間的?其失去了本體軀殼,剩得魂魄意識,倒類似于金蟬脫殼。借尸還魂不算什么大神通,可從仙界跑到人間來,這就不一般了。
撇開些凌亂想法,趙靈臺繼續擺弄幾件寶物。這些東西,他都抹去了里面的印記,等于是無主之物,獲得者只要對之進行淬煉,即可獲得認主。
趙靈臺對這些寶物沒有多少需求性,他倚重的,只有劍。有草莽劍在,無需再驅馭別的法器。
想了想,他拿起那件手鐲,然后運轉陣法,出到外面。
從消失到再度出現,時間流逝不少,但阿奴站在那兒,紋絲不動。
陣法收斂,洞府恢復平靜,就是一枚器物,靜靜地安置在地上。
趙靈臺撿起,放好,然后把那個手鐲遞給阿奴:“此物,送給江上寒。”
“好。”
阿奴接過,也不多問。他明白趙靈臺的意思,江上寒與桐葉好事將近,手鐲,等于是一件賀禮。
這手鐲屬于一件空間類型的寶物,里面能容納不少事物,又是女性款式,送給桐葉戴,恰到好處。而讓阿奴出面,則不用解釋什么。
“好了,我走了……嗯,我到內門庭院住。”
“好。”
阿奴應一聲,拿出腰牌:“這個給您。”
趙靈臺接過,有塊腰牌在手,行事出入,都要方便得多。阿奴留在神堂,他也就不到外門鐵鋪子了,干脆就在內門住下。山上那庭院,一直空著。
門中弟子,代表著劍派的新生力量,以及未來。他們的成長頗為重要,但前時在山上,趙靈臺一番旁觀之下,覺得劍派的教導方式存在些問題,他想糾正過來。
而且,最重要的劍法本身,包括林中流他們畢生所學的,其實也有問題。
靈臺劍派內,有近十套劍法傳授教導,這些劍法,都是趙靈臺當年所創。不過有些是成套完整的,有些原本只得幾個招式,然后被林中流他們拓展開來,糅合別的套路,最后給生生整成了一套,好比那《靈臺七十二式》,便是如此。
但這套招式繁雜的劍法在趙靈臺看來,充滿了漏洞,華而不實。
號稱天下招數最多的南海《碧海丹心劍》共有三百六十五招,趙靈臺曾經見識過,給了一句評語:“敗之,只需一劍!”
所以趙靈臺決心要改良修正劍派劍法,畢竟創造那些劍法的時候,他的修為悟性等狀態,與現在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好比一個成長起來的人,回首顧盼,發現年輕時的所想所做,總是充滿了稚氣與不成熟。
其實當年趙靈臺創建劍派,并無太多想法,只是想通過這么一種方式廣而告之,好讓那位仙人知道,他沒有辜負那份可遇不可求的仙緣,他成功了。
是以那時候除了三位嫡傳外,對于別的弟子,趙靈臺并未多費心思,反正他們能學則學,成不成,主要靠個人的努力與悟性。在門派的管理上,同樣如此,很是散漫。
然而從天上貶落凡塵后,趙靈臺感悟良多,他已不同往日,劍派,同樣需要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