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倒是和許君有幾分近似,只是沒有許君那種崇拜敬慕罷了。而在傳聞中,一劍鋒寒的趙靈臺無疑是一個銳氣十足,咄咄逼人的人。
自古以來,雖然說君子佩劍,但成名劍客,無不有一種鋒芒耀世的感覺。劍,給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尖銳鋒利。劍如是,人如是,那么他所創立的門派,也應如是。
今日第一次踏上靈臺山,唐聽雨卻看到了不同的東西。
作為出身昆侖的圣女,唐聽雨的見識不同常人,天下也就沒有多少地方能讓她驚詫迷戀的了。說實話,靈臺山門稱不上好,可以明確的是,此地靈脈不完整,顯得散亂,所以滋生的靈氣濃度,只能說中等。不說比三大仙門,便是在十大宗派之間,恐怕也算不上頂尖。
這樣的地方,竟然能讓趙靈臺成長起來,本身就值得猜測,不知是趙靈臺驚才絕艷呢,還是他運氣逆天,得了莫大造化。也許,兩者皆有,才能出這么個人物。
靈臺山上靈氣算不上好,山脈草木,看著也是平凡,卻有著一種自然從容的意味,淡淡的,自由而散漫,間或有穿著靈臺服飾的佩劍弟子經過,三三兩兩,他們見到唐聽雨,紛紛露出驚訝的目光。
唐聽雨沒有戴斗笠,換了衣裳,長發束起,扎一根藍色發帶,她容顏本來絕美,平淡的裝束不損氣色,反而襯托得如同出水芙蓉般。都說修者無丑陋,除非某些修煉特殊功法的人物。正常修者,吃喝皆上等,那水都是一等一的,哪怕五官長得馬虎,只要養得肌膚好,人精神,看上去,也就顯得出眾拔萃了。
趙靈臺把昆侖圣女帶上山的事,早已全派皆知,許多人也在迎接的時候見到了。不過趙靈臺沒有說如何安置,唐聽雨的身份就稍顯異類,劍派弟子見到了,也不知該如何稱呼。
碰到那些探詢的目光,唐聽雨處之泰然,渾身放松,漫步而行,就像走在自家后花園般。她是出身昆侖的人,見慣事端,氣度自若,心想著趙靈臺要打擊自己,就更不能讓他看扁了去。
她來到廣場,見兩尊石像,想起當初,昆侖人仙曾手持法器,一舉攻破了靈臺大陣,不料一劍飛來,重創了仙使。似乎這石像,便是機關所在。
此事傳揚甚廣,神乎其神,都知道趙靈臺昔日飛升前,在后山埋下一柄劍,而今歸來,劍養成,正好面對昆侖仙使,一試鋒芒。
唐聽雨又聽到另一個傳聞,說靈臺山上多青石,人睡上去,運氣好的話,碰到機緣,便能得到趙靈臺夢中傳劍……
這樣的事,就更加具備傳奇色彩了。
剛才的時候,唐聽雨倒真見到不少青石,或大或小,有不少青石都被靈臺弟子給盤踞住了,或坐或臥,甚至躺在上面呼呼大睡,就不知道是否真有人得了機緣。
不過說著也是搞笑,畢竟趙靈臺已經現身,人就在山上。
只是當初,怎么就弄這一出?
想到相伴而行的路途,所見所觸,以及各種傳聞,對于趙靈臺,唐聽雨有一種霧里看花的感覺,不知道他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也許,飛升過的,真見識過仙域天庭的人,已經達到了某種境界,與人間相比,早便是不同世界了吧。
逛了一圈,唐聽雨有些乏了,見到一座清幽的林子,便走過去,準備憩息一會。
她走進去,立刻便見到一塊條形大青石臥在那兒,不禁解嘲一笑,徑直坐了上去,盤起雙腿,開始閉目養神。
山風徐來,意境清凈。
不知過了多久,聽到喵的一聲,睜開眼睛,就看到一只大貓停在前面不遠的草地上,人立而起,一對碧瑩瑩的大眼睛看過來。
這是一只妖貓,看著已是有了幾分火候的樣子,應該是一只靈寵吧。
“年年,叫你不要亂跑……”
年年,正是這只貓妖的名字,寓意“年年有魚”吃,而今看來,吃的果然不錯,養得甚為肥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