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劍祖不在,趙靈臺就得償還這份人情。
償還的對象,是整個妖族。
當然,不是說面對妖族,趙靈臺就要無原則地妥協退讓,根本不是那回事。而是讓他在允許的條件下,對妖族有所善待。例如入主新靈臺山時,用了溫和的手段,而不是把虎妖一鍋端。
這些,都是釋放善意的舉動。
釋放善意,不管對方是否接受,那是對方的事。如果執迷不悟,趙靈臺并不介意送牠們上西天。
反正他要做的,做到了點上,便足夠了。往深一層說,也算是了卻一樁因果。
因果的范疇很廣,很深,玄之又玄,各種說法都有。修行界有共識,越是修為精深,就越要減少因果。因果纏身,不是好事,輕則招惹煩惱,心靜不下來;重則牽一發動全身,甚至會招來殺身之禍。
這些東西,可不是嚇唬人的。
趙靈臺出身草根,因果自然不少。不過在人間的因果,在飛升之前,他基本都處理妥當了。留下的,不外乎方下峰一個,卻不算什么問題。
飛升仙域,其中一大因果,是與慶佑星君之間的仇怨。斬殺慶佑星君,表示該因果完結,卻又會牽涉到新的因果:慶佑星君的家人要找他報仇的呀!
只是那些,屬于另一個形態,暫且不予理會。
另一個大因果,是趙靈臺和劍祖之間的。這個因果就深了,深到無法解開。皆因從一開始,趙靈臺之所以能夠開竅,踏上修行之路,完全是劍祖的作用。至于后來的事,更是糾纏在一起,密不可分。
可以說,趙靈臺身上,已經打上劍祖深深的烙印,難以消除得掉。
他也不會去消除,身為劍祖弟子,他引以為傲。把劍祖解救出來,更是不容推卸的責任所在。
而今,對陸山君幾個大妖,講些《斬尸經》的玄妙,不過是一鱗半爪,遠說不上是文本真言,但釋放出去的善意已經足夠,就看對方如何理解和看待了。
他們的態度,有著變化,交談之際,甚至有了些敬意,再不是那種透著虛偽的熱情豪爽。
陸山君等之所以心思動搖,自有切身考慮。牠們已經認定,趙靈臺是名副其實的大妖,還是深不可測的那種。否則的話,怎能有那般真知灼見?
面對如此大妖,與之為敵,實屬不智。趙靈臺肯定身懷寶貝,關鍵那寶貝能不能搶到手,是一個頭疼的問題。既然如此,還不如老老實實與其合作,去南海尋寶呢。說不好,這個路子更容易些。
而且趙靈臺談吐得體,風姿瀟灑,這份氣度,更讓人折服。陸山君幾個,甚至有了自慚形穢之意。
從神來國到南海,路途遙遙,不過對于大妖級別的存在來說,不在話下。他們倒也沒有全力以赴,顯得云淡風輕。
這一日,就來到南海邊上,極目眺望,見一汪碧濤,無邊無際。
南海之名,實屬普通,便在人間,也有一個南海。但同名不同地,不可同日而語,差得太多了。且不說寬度深度,便說這眼前南海里,間或有如山岳般大的海妖興風作浪,便是人間南海所不可能具備的。
南海有妖,有大妖,更有龍王龍宮,極盡奢華。龍族屬于妖族一脈,但其立場有些模糊,聽說龍王那邊,與天庭仙帝,有著來往。但只是傳聞,沒有實證。
對于此海,趙靈臺并不陌生,因為他便是從海那邊過來的。
再見汪洋,依舊感嘆不已。
正當黃昏,夕陽余暉,照得海水粼粼,卻見無窮碧波處,有一道金光閃過,燦爛奪目,霸氣無匹。
陸山君見狀,失聲道:“是神猿大王,牠去南山訪友,今日歸矣。”
趙靈臺凝神觀望,但見金光遮目,依然難以看得清楚,心里暗嘆一聲:“真乃絕世妖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