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靈臺答應的干脆。
兩人騰云駕霧,飛回靈臺山。回到山上,林中流等弟子前來拜見,見得師尊境界躍升,一個個喜出望外,更添欽敬。
站在大廳中,方寸山并不落坐,看著像是個仆從一般。從某種程度上講,反而把原本屬于阿奴的位置給“搶”了。阿奴很奇怪,他雖然看不破方寸山的真實修為如何,但肯定對方十分強大,強大得甚至要在趙靈臺之上。
那么,如此強大的人物,怎么對師尊畢恭畢敬的?
方寸山昔日便是劍祖隨從,他認了趙靈臺的身份,顯然是把趙靈臺當做劍祖來對待了。
趙靈臺讓眾弟子出去練劍,這才與方寸山敘話。一番言語下來,前因后果,盡數了解,真相驚人:
當年劍祖落敗,真身被囚——但其實,那同樣是一具化身而已。而真正的真身真靈,已經在惡戰中遭受重創,渙散分裂了。分裂的部分,各自散落在分身之上。
其中一點,就在人間,受天地法則的限制,實力大損,并最終隕落。倒不是說完全消失了,而是融進了造化金錢內,成為了其中一部分。
這是真正的養分,使得趙靈臺能夠十分快速地煉制此寶,化為己用。
可以說,劍祖是用生命的代價為弟子鋪路。
也許趙靈臺并非是他想要的那種可以傳承衣缽的弟子,畢竟出身太低,但身在人間,為了不讓造化金錢落入玄穹仙帝的手,劍祖只能選擇這么一條路,不得已為之。既已選擇,便不惜余力,幫趙靈臺披荊斬棘,開辟道路,好節省時間。
顯然,趙靈臺受益匪淺,短短時日成就天仙,便是最好的證明。他本來的資質不俗,加上因緣巧合修煉了《斬尸經》,所走的路另辟蹊徑。
而被仙帝鎮壓的那個分身真靈,也已經被煉化掉了。
這么多年了,仙域之中,不少人還以為劍祖只是真身被鎮壓,所以抱著這一份希望。而天庭方面,亦未道出實情,大概是顧慮到大小神仙的感受,免得他們生出兔死狐悲之意。
畢竟當年,在上古時代開始,仙帝與劍祖便是結拜兄弟的關系。
兄弟反目,煉化真靈,名聲須不好聽。
雖然說名望之類,都是浮云,但身為仙帝,顯然其還有一分顧慮。
這事方寸山卻知道得清楚,皆因有劍祖有一點真靈就依附在他的身上。
另外,方寸山也在第一時間明確了趙靈臺的身份。
真靈之間,存在著某種玄妙的感應。
因此,其實在大唐時,方寸山的出手,便是故意制造混亂,吸引走慶佑星君的注意,幫趙靈臺打掩護的。而那時候,趙靈臺被人注意,如芒在背的感覺,亦是真實無誤。
趙靈臺恍然大悟,卻又有了新的問題,最為關鍵的是,依附在方寸山那兒的劍祖真靈是什么樣的。
但見方寸山拿出一物,托在掌心處,正是一方袖珍的山峰。
趙靈臺見過這山峰,知道是方寸山的本命法寶,可大可小,威力巨大。
嗡的一下!
這山峰光芒大作,有氣息流露而出,就見一人顯現,盤坐在那兒,白發白眉,正是劍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