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兩進的院子,在這個年代來講,算小小巧巧的。院子里青磚鋪地,看去干凈整潔。第一進正房四間,西廂房三間,東邊有個月亮門,葡萄藤已經爬滿了,進去就到了第二進,是正房五間,同樣的西廂房三間,東廂配了一間,應該是做廚房使的,南邊上有個茅廁。
前后兩進的正房,都帶前出槎的走廊,沒那么雕梁畫棟的,但看上去工藝也挺不錯的——尤其是讓整個院子看上去越顯端莊大方了不少。
在這個年代的翎州城而言,這是有一定收入和家產的中產階層的標準住宅。
這個院子,跟大伯和伯兄周曄住的那個院子,大致的格局差不多,但房屋更新了些,看去用料相當的不錯,想來住個二三十年也是不需要大修的。
大唐國定制,要做任何的交易,都必須得通過牙人才能進行,而牙人則是由各地官府負責頒發營業牌照的。
落實到具體上,這件事的具體該管,就正是縣衙六房之一的戶房。周曄就正好在戶房里勾當……想來這人也不敢幫助房主隱瞞什么房子的隱患。
而且這個院子尤其好的一點是,它距離縣祝衙門所在的承德坊,就只有大概一千米左右的路程,對于周昂的上班趕路,是有極大方便的。
只是有一個,房子里已經幾乎沒有什么家具了。
如果要買了來住,很多東西都得自己去重新添置——這不光耽誤時間,可也是需要不少的后續開支的。
這家的主人已經搬走了,只留下一個老仆看家,兼負責接待看房的人。帶著周家人大概把房子看了個差不多,大家一起回到前院,那牙人就把老頭兒拉到走廊的一頭去,竊竊私語著,不知道在說些什么——估計是在想辦法幫忙套問價格。
周蔡氏牽著周子和的小手,把院子轉了一遍,有些感慨。
而小周子和的眼睛里則滿滿的都是小星星——對她來說,這院子太大了,太好了——但很快,她扯扯周蔡氏的手,小聲地道:“娘,這院子里沒有雞窩,咱要是以后住這里,雞可咋住?”
聽到周子和的問題,周曄周昂兄弟倆都是不由一笑。
但很快,周曄就丟了個眼神給周昂。
周昂會意地點了點頭。
不一會兒,那邊討論完了,牙人回來,點頭哈腰地報了一個價碼,“兩百八十兩銀子!這院子里的一切,都不再動了。全賣了!”
周曄當即冷笑,“不再動了?這里還有什么能動的?他們是準備拆走幾塊磚,還是把那葡萄架挖走?”
牙人訕笑。
但周曄并不打算放過他,“如果我沒猜錯,今天你就只準備了這一套房子帶我們看,對吧?”
“這個……”
那牙人的身子越發矮了些,臉上滿是賠笑。
周昂知道他倆隱藏在背后的臺詞是什么——如果是自己來看房子,想必這牙人會帶著自己先鉆幾個小巷子,看幾個有明顯缺陷的院子,再把價格稍微要得高一點,最好能把自己這個年輕人弄得心浮氣躁的,最后,再把自己帶到這里來。
約定了今天看房之前,自己可是把要求全都告訴給他了,他當然應該清楚,像這個院子,只要價格合適,大概就是自己會選擇的范疇了。
于是,奔波了一上午之后,終于見到自己喜歡的房子,往往價格上只要能接受,下意識地就會放寬一定的底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