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山下他們的家眷現在也正在遭受非人待遇!
因為他們下山搶糧的行為,已經被梁家認為是叛變了,梁家當然不會直接拿了這些人家眷殺掉,無論多么黑,大宋總還是有王法的,但整人的法子多得是……
有人站出來,檢舉這些人的家屬通匪資敵,山上的賊人下來搶糧食用的車馬很大一部分都是這些家眷提供的!
于是,這些家眷就被安洛知縣侯家徵收押起來,用了半日時間屈打成招,押在大街上游行示眾,前前后后拘押了幾百人,大街上都是梁家的托,在往這些人身上扔石頭、爛菜葉等,甚至有的人當場被砸得頭破血流……
這當然是為了給這一次出征的團練一個警醒,專門趕在這些人要出征的前一刻,演給這些人看的,為的不過是表達一個意思,你們要么戰死,要么回來,膽敢投敵,你們的家人在老子手里,就是這個下場!
當然,所有人心里也明白,依著梁家的狠辣,這些家眷雖然無論如何也不會是死罪,但被他們通過各種手段弄死的可能性很大!
所以,這一回出征的團練,心里長嘆一聲,經常在梁老太爺梁高仝跟前信誓旦旦要出生入死,這一會看來,真是要出生入死了!
他們心里明白,第一批上山去趟路子的那一千余人,才是梁家最忠實的心腹,畢竟人人手上都有著血案,算是和梁家綁在一條賊船上的,要是山上賊寇真的沒有兩把刷子,怎么可能把這些人活捉呢?
所以,他們對這次出征已經充滿了絕望……
相互一串聯,大家一致認為無論如何,不能投敵,打不過跑了就是……
廂軍是屬于第二梯隊的。廂軍的來源,到了趙佶這個年月,大多數都是發生災荒之后,四處流落的難民,一批一批養起來,轉為軍籍,當然還有犯人刺配充當廂軍,以供役使,稱為“配軍”;從禁軍中揀選降為廂軍的,稱為“落廂”;在招募中達不到禁軍身高要求而充作廂軍的等等。地方上的廂軍,一般從事筑城、制作兵器、修路建橋、運糧墾荒以及官員的侍衛、迎送等。一般無訓練、作戰任務。當然到了北宋后期,廂軍有時也參加戰斗,主要以維護地方治安為主,邊境州、府的廂軍,也參與守邊之戰……
所以,眼前這些廂軍,雖然是邊地廂軍,但也都是一群老兵油子,欺軟怕硬,能跑就跑,絕不送死……上次狄聞領著梁家的一批惡奴和佃農滿山轉,燒了這些人,后來遇上了廂軍,他們裝作沒看見,一溜煙回去了……
現在來了三千邊軍,在這些彪悍的邊軍面前,廂軍向來都是秒慫的,他們生來就是給禁軍打下手、干雜活的,所以人家一聲令下,他們也只好趕鴨子上架,作為第二梯隊開進了山里準備剿匪!當然,郭弼的理由是維護地方治安是廂軍的主責,現在盜匪橫行,是廂軍失職,要是再不將功折罪,就要軍法從事殺一批人以儆效尤!
這種事,郭弼完全做得出來,所以廂軍指揮使馬燕山只好帶著人,硬著頭皮進山剿匪了!
“奶奶個熊!郭弼這潑才,自己**都掩不住,昨夜被山賊跟炸梁家大院一樣,霹靂炮炸了一遍軍營,連山賊的毛都沒有見到,現在卻趕著我們走在前面去剿匪,剿個鳥啊!有本事自己沖上前去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