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局勢發生變化了……這個人選擇效忠的主公還真是不凡!論統帥,陛下遠不及此人!”
諸葛亮感嘆著。
李太初的表情卻極為克制。
怎么說呢?
這顯然是在忍住不笑出聲啊!
這不是有意說劉皇叔壞話。
但拿伊斯坎達爾跟劉皇叔比?這怕不是伊斯坎達爾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別的不說,人家伊斯坎達爾可是名副其實的百戰百勝。
一輩子沒有輸過!
哪怕最后死了,也是因為重病病死的!
可劉皇叔呢?
一輩子打過的勝仗好像也就那么幾次。
黃巾那次統帥還不是他。
赤壁那次,史實上真正出力的是周瑜,連諸葛亮都是個劃水的,更何況劉皇叔了。
前半生顛沛流離,后半生事業好不容易起步——坐擁荊,益兩大洲。
結果呢?
一波膨脹丟了荊州,兵力大損,甚至連良臣名將都損失殆盡!
甚至,東吳那邊,還只是派出了初出茅廬的陸遜!
多余的損失咱也不多提,就說說那些良臣名將。
黃忠——五虎將之一,據說壯年的時候可以跟呂布打平的大佬,死了。
黃權——益州名士,劉皇叔沒進川的時候,就混得個位高權重。
可因為劉皇叔這波失利,直接被迫投降了曹魏。
也就提提這兩個代表性人物,就能夠知道劉皇叔真正意義上完全靠自己指揮的戰役輸得有多么慘了。
這樣的人,拿去跟伊斯坎達爾比較?
哪怕同為華夏人,甚至有些華夏吹的李太初都不好意思啊!
實戰咱也不提了,講講名頭。
記不清真實排名,但伊斯坎達爾在世界著名統帥的排行榜上,絕對是前十以內的人物!
劉皇叔呢?
榜上肯定沒有他,不用想了。
李太初是真心想笑啊!
沒想到,居然有一天能看到有人以劉皇叔跟伊斯坎達爾比統帥的。
而且這個人還是歷史上有名的聰明人——諸葛亮!
哪怕自帶效忠濾鏡您也不能這么吹自家主公吧?
李太初憋笑著,都走神了。
直到諸葛亮叫他,他才回過了神。
“小友,在下該告辭了。”
李太初:“慢走不送……”
下意識地回答了這么一句,李太初才反應過來。
不是送不送的問題啊!自己現在還被你困在石兵八陣里呢!
就算真想送,你也要讓我出去啊!
諸葛亮的話還沒有說完:“那個把你困在這里的人,我也會一并帶走,很快你就能出去了。”
“雖然時間不長,但你的才智與悟性,亮也看在眼里。放在我們那個時代,也能算是一流的謀士了吧!”
“亮很希望能把石兵八陣的全部內容教授與你,不過現在看來是沒這時間了……”
諸葛亮說著,就轉過了身,看樣子是打算告辭了。
李太初卻突然攔住了他:“等下!走之前,您就不打算留個信物給我嗎?”
“哦!”諸葛亮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翻手拿出了一把羽毛扇。
“此乃亮在荊州學習時所用的羽扇,應該足以當亮的圣遺物了。”
說著,諸葛亮就把羽毛扇遞給了李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