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了……
李太初大概明白,陳湯是想來干嘛的了。
無非就是想賣慘唄!
某撲街寫手也經常用。
不過,這兩個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真的都挺慘的!
那個撲街寫手就不說了,陳湯剛來到外國,奇襲了郅支單于,立了個大功。
還沒來得及高興呢,近萬大漢鐵騎就被阿蒂拉一個人包圍了。
一直遷就自己的好兄弟還因此尸骨無存……
這還不夠慘嗎?
跟尋常人只知道那句“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不同,李太初還知道陳湯除了忠義外的另一個屬性——貪財。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跟王翦一樣,是為打消皇帝的猜疑才裝出來的。
不過可能性不大,畢竟人家王翦是封無可封了,再封只能賜死了。
陳湯算什么?陳湯那個時候可是連自己的功勞都能保不住的苦命仔,哪還有閑心裝模作樣?提前演戲嗎?
陳湯不知道李太初正在揣摩他的人生,依然在訴說著自己的希望。
“這些士卒,都是我從西域都護府帶來的……我知道,羅馬那邊出的錢,完全足夠買我和我這些兄弟的命!可是……”
陳湯一時聲淚俱下:“我想把他們帶回去!他們跟我一起出來,是想揚我大漢軍威,而不是為那些異族人戰死在異國他鄉!”
不知道這時候的大漢戰后撫恤怎么樣……
相比較剩下的那些人,李太初還是更擔心他們的身后事。
要知道,這時候大漢的皇帝可不是漢武帝了。
連陳湯這樣的大功都能落得孤苦伶仃的下場,李太初實在難以想象他們能對那些士兵有多好。
陳湯活著的時候好像就跟王莽有交情了,那這時候其實已經是新朝了……
算了,還是先處理好陳湯再說吧!
李太初嘆了口氣,說道:“陳將軍是想盡量減少傷亡?”
陳湯補充道:“是減少我大漢騎兵的傷亡……”
思索了一番,陳湯直接說道:“我不跟恩公您繞圈子,我害怕我指揮的時候因為偏心而做出了什么不好的判斷,先跟恩公請個罪!”
李太初無奈,請罪?請啥罪啊?
明天要是戰況勝利,解決了阿蒂拉我就回迦勒底了,歷史也會恢復正常。
你跟尼祿連在英靈殿做鄰居的可能性都很小,那都見不了面了,還擔心什么?
不過,料想陳湯專門去而復返,肯定不是就為了這個,李太初也沒有打斷他。
果然,陳湯很快就正色道:“戰場上的判斷尤為重要,既然我有失誤的可能,那在下還是建議像之前一樣,各自指揮,互不干擾。”
懂了,陳湯既害怕自己有失偏頗,又擔心尼祿也是,所以干脆還是各顧各的好了。
這看上去的確是最好的辦法了。
至少,李太初不用擔心他們打著打著,突然自己內部吵起來。
哪怕明天李太初估計放完技能就暈了,但以他的責任心還是不能讓他就這么撒手不管了。
所以,他才會想著趁時間還早,提前安排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