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后,已經是六月中旬了。
六月的京城楊花滿天,飛絮惹人厭。
下了飛機,蘇布冬看到有人在路邊賣奶油冰糕,于是一人買了一根。賣冰棍的大嬸從棉布包裹的木箱子里拿出冰棍給了他們。蘇布冬滿意的吃了一口,覺得這些天的不快消散了一些。
“不就是冰糕嗎,至于嗎?”張洋不懂這在資本主義社會長大的主怎么會喜歡這種老京城的東西。
張洋才不會知道,蘇布冬在自己的印象中,只有兒時最快樂的幾年才有這么樣的箱子,里面承載的是兒時的小小夢想。那就是把整箱子冰棍雪糕都買下來自己吃。
后來家里有點錢了,買了冰箱,批發起冰糕給他吃,卻再也找不到那樣的感覺了。
回到友誼賓館,路天先回家報告去了,張洋和劉志王江他們也要把在東瀛買的東西送回家去,于是都跟他請了假回家幾天。
現在暫時沒有事情做,于是蘇布冬自己去工地上轉悠去了。
現在工地上一片火熱,工人們看到他來了,紛紛跟他打招呼。
現在的人還是樸實,在路天他們幾個的宣傳下,工人們都知道蘇布冬是歸國華人,回來建設祖國的。加上蘇布冬經常買些啤酒鹵肉給他們改善伙食,所以他們沒有那種對資本家的不滿。反而很熟悉的跟他這個大老板打招呼。
工頭老王這時候過來了,把他請進工棚里,給他倒了一杯熱水。
“從東瀛回來了?”老王說道。
“恩,給你捎了點東瀛酒,晚上你嘗嘗。其他還有一點別的東瀛特產,你跟兄弟們都嘗嘗。”蘇布冬遞給他一根中華,幫他點上。
“這么大老遠的你還惦記我們,還捎什么東西回來。”一聽是東瀛玩意,老王有些意外,但是笑著就把東西都收下了。
“工地怎么樣?”
“放心吧,鐵定耽誤不了你的事。”老王抽了一口煙,然后看著外面的工地。
“王府井都是我跟這幫兄弟們一起一點點壘起來的,抗震,而且耐用。用的都是紅色羅剎圖紙,你放心。”老王笑說道。
“我覺得這里以后一定不會比王府井差的。”蘇布冬笑著說。
“那當然。”老王自信的說道。“最快8月份,這里的一期工程就能完成了。那時候就剩下室內裝修了。”
“老王,到時候門口這你幫我再修一個停車場。”蘇布冬在門前劃了一片出來。
“這么大的停車場?太浪費了吧,停自行車用不下這么多的。”老王看蘇布冬這架勢,恨不得把一里地都畫成了停車場。
“不光是停放自行車的,還有小汽車。這里以后是步行街,不可能讓他們騎自行車和開車通過的。”蘇布冬看著藍圖說道。
“全京城的小汽車放你這也夠用。”老王掐滅了煙,說:“行,你說咋辦就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