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喝著可樂有些意猶未盡的跟宮儷說道:“我聽有些去香江和寶島拍戲的師姐們說,KFC的味道就是賣炸雞,好吃著呢,沒想到今天在京城也能嘗到這炸雞是什么滋味了。聽說將來在前門那也要開一家KFC,但是還沒定好具體位置,10塊錢才能買一份漢堡呢!這KFC怎么成了你家戰龍的食堂了?”
蘇布冬跟史可解釋了一下,其實KFC有作為戰龍食堂的需要,因為這幫人加班起來吃東西必須要快速便捷的。這里同樣是向外營業的,只是附近的人看到十多塊錢一份的漢堡套餐太貴,所以來這里吃的人比較少。畢竟在這個100元每月工資普遍的年代,吃一次KFC就相當于吃掉了十分之一的工資。不是誰家都這么闊氣的。
史可聽到這里的程序員每月工資能達到幾千甚至上萬的時候,驚呼道:“你們這些資本家,就靠剝削工人的剩余價值發財的。你給他們開這么高的工資,那他們要給你創造多大的價值?”
蘇布冬想了一下說道:“具體多少沒有算過,不過錢這東西,掙得太多了就成了一個數字了,給高薪就是為了讓他們安心的干活啊。”
又聊了一會,史可對蘇布冬這個資本家表示了強烈的憤慨,嘟囔著這種有錢資本家的嘴臉特別可惡。宮儷只是掩著嘴笑。
下午,蘇布冬開車先拉著兩姑娘去爬香山了,其他人坐大客車過去。
自己帶了一部從東瀛帶回來的尼康FA相機,這玩意1983年發布,是世界上第一臺采用分區測光模式的相機。但是這貨有點悲劇的是當時美能達出了一款自動對焦相機,讓所有的目光都轉到了這自動對焦上了,而FA作為手動對焦的相機,就被選擇性的無視了……所謂生不逢時,來形容尼康FA相機再貼切不過了。
史可自己借了一部珠江S-201的國產相機,對比起尼康FA,這款相機在我國自主研發的相機當中是知名度最高的,再加上有不少配套的鏡頭,所以很受國內攝影愛好者的歡迎。
蘇布冬平時對攝影沒有什么特別的愛好,擺弄單反還是會的。一路上走走拍拍,給兩個姑娘擺拍了不少精彩鏡頭。承諾會把相片洗出來給她們寄到學校里去。
走到香山的雙清別墅的時候,兩個姑娘都有些累了,于是靠在路邊的樹下休息。這時候一個戴墨鏡,胸前同樣掛著一臺相機的平頭男人走了過來。
對蘇布冬笑笑,問道:“我能看一眼你的尼康相機嗎?這玩意在雜志里看到過,沒想到能在這里見著。”
史可說道:“這可是東瀛相機,你萬一給弄壞了怎么辦,你賠得起嗎?”
讓那男人一陣難堪無語。
蘇布冬正抽著煙,看這人似乎有點眼熟,但是又想不起在哪里見過他,笑著說道:“沒事,碰壞了我自己去修。”從脖子上取下相機給他。
平頭男人雙手接過,把墨鏡往頭上挪開,然后雙手摩挲機身,嘖嘖道:“這東瀛人的做工沒話說,這是世界上第一部采用AMP測光的相機,1/4000s的快門速度,同步速度和機械快門為1/250s。可以使用MD-15和MD-12馬達。FA在M檔以外有A,P,S三個檔也是他的一個特色,而且其P檔有兩套自動程序,自動識別安裝的鏡頭,135以上的鏡頭選用快門快的程序模式(Phi),以下的就用普通的P模式。FFA設計的最好看的是他的過片把手,是折過來的,剛好和調換自動檔的盤扣上,他把手從正面看的線條也很美觀。這款相機可不便宜吧,同志你是什么單位的?”平頭男人邊看邊說,然后拿著對了一下焦距,然后戀戀不舍的把相機還給蘇布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