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布冬看完電影,沒有說話。劇本很好,演員也很好,但是在這個粗剪版里,他總覺得缺少了一些什么東西。
邀請來的幾個專家低頭交流了一下各自的意見。其中一個人蘇布冬比較熟悉,是一名京城電影學院的老教授。
他有些恨鐵不成鋼的說道:“你們這拍的是電影嗎?這是靡靡之音!表達的情感根本不是那個時代應該有的情感、使命和責任,我只看到了一些陳舊的,封建的東西。這種東西就不應該出現。”
其他的幾個專家也紛紛表達了類似的看法。
王岳和馮磊有些難堪,面子上掛不住。這是他們精心打造的電影,粗剪版他們自己看了不下10次,這也是目前國內投資最大的一部電影了。邀請的演員都是國內觀眾熟悉,并且業內認可有一流演技的演員。這種水準的片子,近10年未見,但是竟然被人說成這樣!他們有些茫然的看向蘇布冬,這個時候,在場的人也只有蘇布冬沒有說過話了。
誰家的孩子誰疼,蘇布冬沒有照著專家的意見去說,而是另起一套說辭:“看了粗剪版,很感動,也很震撼。在這個時代,講好一個華夏故事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剛才幾位老師說的話我也聽了,他們說的的確有道理,在國內這個電影大環境下,拍一部不那么主旋律的電影,其實是需要勇氣的。但在電影開拍之前我就說過,這部電影要走出去,跟世界上其他優秀的電影比較,不能僅限在國內,所以這部電影我認為超前國內的電影10年,是一部合格的院線作品。但是我注意到幾場戰爭的場面有些假,爆破的炸藥炸點離人太遠,沒有一點戰爭的氣息。幾場戰爭戲的鏡頭運用的一點晃動都沒有,我覺得不太真實……”
馮磊為難道:“炸藥我們用的是真炸藥,如果太近,會有危險。你說的這幾場戲的鏡頭用攝像機拍,沒用軌道,都是定點拍攝,所以不會抖動。”
“我覺得這幾場戲很關鍵,特別是**部分,兩兄弟一起向**開槍,最后為了救弟弟,哥哥將鋼筆放到弟弟懷里,把生存的希望交給弟弟的這一個情節,這是這個片子的**部分。這一塊拍不好,整部戲的情感就升華不上去。這樣吧,既然現在我們的技術水平還達不到,我這周飛一趟好萊塢,去找專業的電影人員來埋炸藥拍攝。”
“可是時間上,我怕耽誤不起,還要重新對演員的時間……現在錢花的差不多了。”馮磊有些情緒。
“既然沖拿獎去的,就不要怕補拍鏡頭,這一塊呈現確實弱了,體現不出我們華夏電影人的水平。既然我說出這話來,錢就不是問題。請好萊塢團隊,500萬美元總是能請來人的。”
“500萬,美元?”在場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要知道這部電影一開始只有1000萬人民幣,如果追投500萬美元的話,等于這電影的投資翻了一番還要多。
“就這樣定了,我先去好萊塢趟路子,拉團隊過來,后面的事再根據米國團隊的時間來定。”
“我不明白,這樣值得嗎?”
“人類的情感是共通的,這部電影我認為故事是當下世界上流行的一種敘事方法,跟類型片不同,它能反映出在大時代下,個體在戰爭中的絕望和掙扎,更能反映親情的可貴,所以我認為,很值!”蘇布冬起身,對幾位專家表示了感謝。他其實內心還是有些失望,因為幾位專家的意見其實也代表了現在的主流意見。
不過蘇布冬還是堅持己見。這部脫胎于高句麗電影的華夏電影,不是主旋律,卻勝似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