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布冬跟著陳玄策逛了一下午的琉璃廠,陳玄策左瞧瞧右看看,就是不提買這個字。不少古玩店的老板拉著陳玄策講古玩的來歷,有說哪件瓷器是從宮里流出來的,有說哪件字畫是乾隆品玩過的,故事那叫一個曲折離奇。坐在店里,茶水沒少喝,陳玄策只是笑意盈盈的招呼著,一直沒有松口。
“怎么,都不是真品?”蘇布冬問道。
“有幾件還不錯,不過太貴,而且是晚清的玩意,買回來做什么?”陳玄策淡淡的說道。
“但是明天我就要去祝壽,空著手不好看啊。”蘇布冬嘆了一口氣。
“沒合適的,買了送出去也丟人,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陳玄策下午大概了解了一下古玩市場的行情,問道:“布冬,能不能借我10萬元?我想在這開個古玩店,要不天天呆在戰龍也沒事做。”陳玄策言下之意,是不想在戰龍吃白飯。這之前王右軍的《平安帖》,算是他的投名狀,之后就靠他自己一個人了。
“沒問題,借你100萬,我剛才算是發現了,入這行,沒有點資本那不可能。”蘇布冬陪陳玄策轉了一下午,10萬買件古董都算是少的。
“不用,10萬塊夠了,我想去趟晉省、冀省、豫省,京城這古玩行價格已經被炒起來了,要撿漏還是要去這幾個省份看看。這還是你提的醒,10塊錢就能買的就是別人的不識貨。”陳玄策說道。
“那我找司機跟你一起去。”
“嗯。”陳玄策不置可否。
兩人逛了一下午,都有些餓了,來到路邊的一家面攤吃面。要了6碗面條,蘇布冬發現陳玄策的眼睛就沒離開過那面攤主盛面的大碗。
“怎么了?趕緊吃面,面涼了就不好吃了。”蘇布冬提醒道。
陳玄策推著輪椅走到面攤主身邊:“老板,這碗我能看一下嗎?”
“我盛面用的,你隨便看。”面攤主見來了大主顧,于是笑說道。
陳玄策端過碗來,仔細看了幾眼,又看了下碗底。問道:“這碗賣不賣?”
“你想買我這碗?我可不賣,我這碗從我爸那輩傳給我的,用的順手了,換別的碗我也不習慣啊。”面攤主詫異道。
“布冬,我覺得這碗買回去放戰龍挺好看的,你覺得呢?”陳玄策給蘇布冬打了一個眼色,蘇布冬放下手里的筷子,走過來瞧了一下,笑道:“老板,難道我這朋友能看上件東西,明天是他生日,我想買下這碗,50塊錢,你看行嗎?”剛才蘇布冬點了6碗面也才1塊2毛錢,50塊已經算是很多了。
“不賣,這碗我用順手了。”面攤主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
“老板,你看這樣行不行,我讓這朋友去買一個差不多大的碗回來替這個,我們50塊收這碗,怎么樣?我沒見過這樣的花紋,想回去研究一下。”陳玄策戴著眼鏡,斯斯文文的,很容易取信別人。
“那行,半個小時回來啊,我這馬上收攤了。”面攤主算是同意了。
蘇布冬趕忙抹干凈嘴,又一路小跑到琉璃廠路邊攤買了個差不多大小的碗回來。
那面攤主瞅了瞅那買來的新碗,說道:“擱那兒吧,錢給我,這碗你們拿走。”
蘇布冬點出52塊來,說道:“多出的錢不用找了。”
“這哪成,我雖然是小本生意,但是以誠信為主……”面攤主還要找錢呢,卻發現那兩人拿著碗就離開了。
“兩個奇奇怪怪的人。”面攤主搖頭無奈道。“那破碗有什么好瞧的。”
“這是什么好東西?”蘇布冬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