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戰斗是人民群眾最喜聞樂見的,看到報紙上吵的如此熱鬧,老百姓們更要看看電影到底是怎么回事了。這一看不要緊,不少人意猶未盡,往往2刷3刷,一時間電影票都變得有些緊俏了。
歐洲片商聞風而動,來找王岳他們買電影版權,以50萬法郎的價格買走了播放權。這一下子,電影投資就回本了不少人民幣。
而跟蘇布冬扯上關系的,注定跟傳奇分不開。這部電影上映一個月后,向全國二三線城市大規模鋪開,于是總票房來到了3000萬。
再然后,似乎看這部電影成為了一種潮流,《八一旗飄揚》在全國各大影院重復上映多輪,終于在86年底的時候總票房達到1個億。
票房神話!
連香江媒體都如此報道。
在人均電影票不過一毛錢的情況下,《八一旗飄揚》創造了歷史多個第一。
第一部票房過億的戰爭電影。
第一部由米國好萊塢制作特效的華夏電影。
第一部反映反思內戰的電影……
有國外影評人如此評價道:“華夏人按照好萊塢模式打造出了一部令所有人都為之側目的亞洲電影,這是一部有野心的電影,欲與好萊塢電影爭雌雄……”
而在國內的電影座談會中,有不少專家指出:“這部電影之所以獲得人民群眾的好評,就在于他將鏡頭下移,反映在戰爭背景下平民的血淚,以此感動人、打動人。超越了意識形態,讓人們知道兄弟睨于墻是一處多么大的歷史悲劇。”
作為導演的馮磊接受電視臺采訪時說道:“在這部電影中,人們可能更多的會看到戰爭是怎樣改變人的生活,怎樣改變人的本身。”
米國《電影評論》作為北米地區最有影響力的電影雜志,給出了如此的影評,他們認為這部電影是真正反映了英雄的心靈的電影:“這部電影用人性化的筆觸描繪戰爭中的人物,親情第一,讓英雄主義充分的跟人性、親情所碰撞,產生了無可比擬的震撼,讓觀眾為此流淚。這是一部對華夏對亞洲來說都是里程碑的一部電影作品。”
一段話,蓋棺定論,華夏及亞洲的里程碑式的電影。
一時間,所有的喧囂都歸于沉寂。在電影的殿堂中,好萊塢的電影話語權堪稱至高。
“弗蘭克,謝謝你找到的這個影評人,他都沒有看過這部電影就把電影理念說的如此透徹,他寫的真挺不錯的。”蘇布冬打越洋電話有些小得意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