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出海的第二天。
天氣很好,萬里碧空無云,水面安靜的嚇人。
坐在船尾,船體劃破鯨波,藍白相間中若隱若現一種誘人的玻璃色,煞是好看。
今天的航向是東南,航速12節。這艘船是70年代下海的,所以船員室的生活條件相對較好,基本上是4人或六人一屋,船長和大副單獨一屋子。并且由于是遠洋打撈船,陳玄策和蘇布冬、高順、孫神機一屋,金無箴自己一屋。
金無箴經常來他們房間內探討玉璽所在的地點。
按照地圖所示,到達甘米銀也就是還有半天時間。
“甘米銀島有七個活火山,有的265平方公里,主要港口是曼巴豪。在今天傍晚的時候,我們會到達曼巴豪,我們將在曼巴豪修整一晚上,我們的目的地是甘米銀北面的一座無名島。”金無箴對著地圖說道。
“我其實有個不算發現的發現。”陳玄策取出一本明史。
“什么發現?”孫神機問道。
“有明一代,呂宋曾經三次遣使訪問中國。第一次是在1372年,也就是洪武五年,而最后一次則是1410年,永樂八年。如《明史·列傳·外國》載:呂宋居南海中,去漳州甚近。“洪武五年正月(呂宋)遣使偕瑣里諸國來貢。又如《明史·本紀·成祖》載:永樂八年,渤泥、呂宋、馮嘉施蘭、蘇門答剌、榜葛剌入貢。而大明則在永樂三年遣使報聘。”
“這說明什么?”高順不太懂歷史。
“我有個推斷,那就是假設我們知道的歷史都是真的,那么呂宋很有可能是建文帝的藏身之所,這也是為何玉璽會藏匿于甘米銀的原因。”
這其實是一句廢話。這是從已知的結果來推斷原因。
“這說明了什么呢?”金無箴皺眉。
“呂宋政府當時有傾向性,那就是支持建文,而非永樂。那么建文在呂宋藏匿的地點,很有可能是呂宋幫助建造的。而非我們想象中的山洞伙食什么,而是人工造物……”蘇布冬一點就透。
“還有就是……”
幾個人在艙室內密談這,卻沒有發覺門外有人在偷聽。
“你在干什么呢?”大副經過,看到一名船員正趴在蘇布冬他們的房間那邊趴窗根。
“我正要去你的房間報告一件事。”船員見被撞破,也不害怕,頗為自然的說道。
那人見了大副也不驚慌,對著大副使了一個眼色,大副點頭,讓那名船員來到自己的房間里。
那船員在沙發上一靠,順手打開一瓶啤酒喝了起來。
大副將自己的衣服掛好,問道:“聽見什么了?”
“幾個人說的隱秘,我聽的不是很清楚。”
“你確定他們這次出來是找玉璽的么?”大副問道。
“你忘了我曾經差點當上洪門金龍了?關于洪門的歷史我查的很清楚。洪門本就是反清復明的組織,所以有什么比找到玉璽更名正言順的事嗎?”
“但我還是弄不懂,你金瘋子明明要錢有錢,要頭腦有頭腦,為何會競爭金龍失敗?”
“哼,金龍傳承九代,每多傳承一代就要多刻一條紋上去。我是按照上代金龍的八龍紋身,被人瞧出了破綻。”此人正是在寶島之行后消失已久的金瘋子!
當日被放出后,他就隱姓埋名,匿于遠洋船之上,船靠岸后就上岸干了不少害人性命圖人錢財的勾當,而大副則幫他遮掩行蹤,分享他那些財物。自打他聽說這艘船上來了一行陌生人,就遠遠看了一眼,誰知一看之下卻都是些老熟人,這些人壞了他的大事,他恨不能將這些人全部都挫骨揚灰!
更加上這一行人上傳后一直神神秘秘,他便想起自己所翻閱資料中關于玉璽記載。他原本就是機靈人,做此聯想推斷,就越想越有可能。他本就私藏幾桿槍,就按下報仇心切,趁此機會一箭雙雕。
在曼巴豪休整一晚后,蘇布冬來到船長室,在地圖上跟船長確認下面的方位。
蘇布冬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地點,在地圖上,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
但蘇布冬卻篤定這里有一座小島。
船長計算距離后,告訴蘇布冬后面大概會再花5個小時到達他們此行的目的地。
甘米銀北方的一座小島,小島上在世界地圖上因為未知原因并沒有標注,但船長告訴蘇布冬,他知道這座小島,小島大概2公里左右。
而大副和金瘋子已經在房間里準備好所有武器。準備這一行人下船后就尾隨他們。
5個小時后,一座小島出現在他們面前。
由于遠洋船吃水深,再往前就可能觸礁,所以蘇布冬他們幾個人需要開小船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