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侖內心深深嘆息,自己這是找死呀。
“有人不想讓闕山衛北上,就故意尋滋挑事,一連三四日,金陵城亂成了一鍋粥,不過,到了第五日,數百人要造反。”
“爺爺,你說可笑不可笑,數百人造的哪門子反?”
張侖想想就覺得這跟一個玩笑似的。
嘭。
張懋又給了張侖一下子。
“一點都不可笑,你往深里了想。”
“往深里想……?”
張侖做著努力狀的模樣苦想著。
張懋見此,道:“傻孩子,那是有人故意想要把事情鬧大,好讓朝中知道,金陵城的軍隊動不得。”
張侖不明白。
“為何動不得?”
張懋嘆口氣,悠悠道:“南北之分。”
張侖張大嘴巴,原來這……
“孫兒明白了。”
這一直都是一個矛盾點,任誰也難以解開,就如同當年的宋朝,北宋,南宋。
難不成,明朝也要分為北明、南明嗎?
“沒想到就這么簡單的一件事,竟含有這么深的含義!”
張侖不得不感嘆。
張懋欣慰孫兒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自己再撐上幾年,英國公府就可以交給他了。
“這事你知道就行,別說出去,這事不能公開說。”張懋提醒道。
“孫兒曉得。”
接下來,張侖將闕山衛一路北上,一路剿賊的事跡告訴了張懋。
“爺爺,怪不得孫兒發現闕山衛身上有殺氣呢,原來是沾染了賊寇的血,這是在養兵呀。”
張懋卻是驚奇與黃慎的此種想法,用賊寇練兵養兵,卻是是一個不錯的法子。
“闕山衛中大多都是剛剛招募的新兵,戰斗力不足,幾乎所有人都沒殺過人,更別說讓其上了疆場了。”
“黃慎恐怕也是由此想著,練練手下人的膽氣,省的到了疆場上白白死去。”
“由此看來,這黃慎倒不是一個庸才。”
能夠得到英國公張懋的稱贊,要擱一般人早就樂呵了,仕途可佳呀。
張侖也同意爺爺張懋的此種看法。
“這么說來,黃慎并不是壞人?”張侖道。
張懋呵呵笑著,說:“傻孩子,好人壞人豈是這么分辨的,你說,一個人人稱贊的好人做了一件壞事,他就成了壞人?還是說,一個人人都知道是壞人的人做了一件好事,難道他就成了好人?”
張侖張大嘴巴訝然,爺爺這話說的……自己無言以對。
“還得看以后的作為。”張懋給下了定論。
一個人的成就不會固定在同一個時段,如果真要有真本事,他的一生都是燦爛輝煌的,如果虛有其表,華而不實,最后的結果一定不會為人所喜。
張懋早就看透一切。
最后,張懋對著張侖說:“回去后你準備準備,這次,你們神機營也要北上陜甘一帶,與韃靼人作戰。”
張侖更是張大嘴巴,吃著驚。
好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