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們這檔節目就是想要素人來參加,所以你也有機會!”呂良這么一解釋,陳鐘就有些明白了。
在這個世界上,做音樂的其實要比前世多很多,而大部分音樂人其實都已經是有公司的,屬于工業化運作。
所以對于陳鐘這種沒有背靠的“素人”來講,本身出頭的難度就比較大,一些比較有關注度的綜藝節目也根本不會給他們名額。
“其實這檔節目選擇素人也是有原因的,這也是我前幾天特地去了一趟他們公司才了解到的,其實他們搞這檔節目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給別人選歌!”
“給別人選歌?什么說法?”陳鐘有些疑問,難道不是給素人一次表現自己的機會嗎?
“就是啟明星和另外兩家唱片公司聯合搞得一檔選秀節目,只不過選的是歌而不是人。”呂良解釋道:“他們也會想好聲音那樣找來四位歌手,這四位歌手就是另外兩家唱片公司推的人,他們想要在素人之中挑選一些質量上佳而且適合這幾位歌手演唱的歌,作為他們下一張專輯里面的歌曲。”
“意思就是他們把買歌或者邀歌這么一個環節給搬上了節目?”
“對,所以我說,這是你的機會。”
“但是我覺得如果一個對自己有自信的創作者應該都會對這樣的節目嗤之以鼻吧?畢竟自己參加的結果卻是別人拿走了。”陳鐘也不明白為什么會搞這樣一個節目。
“所以你才有機會啊,因為第一季那些有些名氣的創作者肯定不會來,會來的肯定就是像你這種確實有作品但是毫無名氣的人。”
聽呂良這么一解釋,陳鐘知道他為什么會這么說了。
首先,既然啟明星和唱片公司聯合推出的節目,那么天生就會有一定的關注度;而且這樣的節目本身就會造成非常大的輿論效應,本來應該放在幕后去討論的東西他們給搬到了臺前,而且最后的好處大部分都給了歌手,那肯定會引發業內人士的討論。
“那他們會給創作者什么獎勵?”
“我得到的消息是有好的創作者唱片公司會給出一份合同,這樣素人就會有更廣闊的的平臺了。而且,他們也不是平白無故的拿歌,他們給出的底線是一首歌一百萬。”
“一百萬?真的假的?”聽到這個價格,陳鐘差點嗆到自己。
“要不然他們怎么吸引有好歌的創作者呢?既然這些好歌最后會給到歌手那里,那么他們也不會吝嗇買到好歌的錢。”
“最重要的,還是知名度,這種節目一旦播出,肯定會造成不小的輿論影響,只要有了輿論,就會有知名度。”呂良給了陳鐘一個眼神,確實在現在這個社會,只要有了知名度,那么其他的東西都會很簡單。
“嗯,我知道了,那我如果想要報名需要做什么?”其實什么樣的節目對于陳鐘來說都無所謂,那些真正好的節目他也沒機會,只有這樣有爭議的節目才會給他這種毫無名氣的人一點可能。
而且,與其他創作者不同的是,陳鐘這里有著無數好歌,而且這些歌本來就不算是他自己的,所以他可以說毫無壓力。
“你現在還有存歌嗎?我說的不是像你給可樂那種歌,是真正有點質量的。”呂良說道。
“當然有。”陳鐘知道呂良這是要給制作方一份“投名狀”。
“那行,你拿出一首歌發給我,我帶著這首歌去找他們,再加上微視正在推的你那幾首歌,我相信你拿到一個名額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