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很多參加這檔節目的四位歌手的粉絲們卻在為自己的偶像辯解:
【我覺得這樣做沒什么,并不是所有歌手的詞曲都是自己完成的,甚至可以說自己寫詞作曲的歌手是少數。既然這樣,大家都是互相邀歌進行演唱,現在把這個環節放到電視上又有什么不可呢?】
【我也是這么覺得的,而且確實這檔節目把目標放在了素人的身上,這些素人可能只是自己寫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但是連發表的機會都沒有,更不用說能有機會高價出售了。】
【對啊,而且這檔節目還鼓勵更多的人把自己創作的歌曲拿到臺前,這些創作者本身也不一定是歌手,這樣一個展示自己創作能力的機會我覺得很好啊。】
就這樣,網絡上的網友們在節目還沒開始錄制就已經爭論了起來。
而這也正是啟明星和魔都電視臺希望看到的,畢竟在這個時代,做節目最怕沒有熱度,哪怕是爭吵,只要有熱度,就會有關注度。
而對于這檔節目來說,只要有著幾首足夠優秀、有潛力成為經典的作品出現,再配合啟明星成熟的剪輯,爭論完全可以變成助推節目大火的一針利劑。
果然,在多方的宣傳下,《失落的聲音》立刻就登上了微博的熱搜。
而很多沒有提前知道這檔節目的素人創作者,也都蠢蠢欲動,打算向節目組投去自己最優秀的作品。
其實節目組在立項的時候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因為對于一些素人或者沒有名氣的原創音樂人來說,對他們最好的幫助就是讓他們的原創作品得以傳唱。
而這種幫助并非一定要辦一個選秀節目讓他們自己唱火,因為這類節目太多了,競爭是在太大。
所以節目組就另辟蹊徑,以賞金加上成為專業制作人的獎勵吸引那些只是簡單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有更多人聽到的原創者,就像是那些知名的制作人一樣,他們希望的也只是自己寫的歌能在正確的人那里被正確的唱出來。
一時間,《失落的聲音》的節目組又收到了上百首原創音樂人投來的歌曲,而這些歌曲在被篩選之后,也紛紛進入到了候補名單之中。
因為這個節目的主打是在“歌”上面,所以,它并不需要每一位創作者每一期都必須投放作品,只要你的作品足夠優秀,那么你就有足夠的機會在最后獲得足夠的獎賞。
……
而我們的主角陳鐘早在張淑同意參加節目的那一刻就已經收到了節目組的確認。
在第二周周五的下午,陳鐘也是來到了啟明星在津門的公司地點。今天是他一個人來的,呂良因為家里小孩生病了所以沒能陪他一起來。
在坐了大半個小時的地鐵,然后又做了半個小時的城際軌道,陳鐘終于來到了津門。
對于津門這座城市,陳鐘了解的不多,在前世,也只去過兩次。如果真說起津門在他心中的印象,那可能就是包子、相聲以及電影《霍元甲》中的那句臺詞:“霍元甲,你嘛時候是津門第一啊。”
因為陳鐘是自己來的,而且他也沒有車,所以,他還是選擇根據手機上的導航坐的地鐵來到了啟明星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