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唱的真好。”在聽完張淑對于這首歌全新的演繹,陳鐘也獻上了真誠的夸贊。
張淑和阿妹這兩位天后對于同一首歌的演唱其實還是有比較大的不同的,畢竟兩位天后的個人特點都很鮮明,而且對于歌曲的處理也有著很大的區別。
如果說阿妹的演唱是一邊借擬人化的“海”來自責,一邊又反復自我辯解的話,那么張淑的演唱則把情感表達的更加熾烈,雖然歌詞中的情緒非常復雜,但張淑在結尾處的處理卻把這么多復雜直接簡化,化成了自己對于感情可悲、可嘆以及不再相信。
“阿鐘你是這首歌的作者,你覺得我剛才的演繹和你創作時的想法有那些出入?”
“淑姐你的演唱實在是太好了。”陳鐘還是以一句夸贊開始:“淑姐你對于這首歌的演繹和我的感悟其實非常契合,從最初的糾結積累到最后的爆發,非常完美。”
作為一名素人,而且還是在參加綜藝節目,陳鐘自然不能對節目最大咖位的張淑進行太多的點評,況且張淑的表現也讓他沒有什么可以說的。
于是,他只能在一些細節上為張淑提供一些建議,比如在開場時,可以加入一些哼唱,然后在第一段主歌僅用人聲和鋼琴相伴,然后在第一段副歌再將弦樂加入,這樣可以更加突出人聲的效果。
然后在第二段主歌的時候再將和聲加入,外加變奏,營造出那種正在醞釀的感情即將爆發,直到再一次進入副歌的時候,又可以在前三句只用鋼琴和人聲的配合,然后再次將其他的配樂加入。
而且,陳鐘在這四個小時之內,不僅展現了自己對于編曲的天賦,他還一展歌喉,對于一些歌詞的處理也給到了自己的想法。
在張淑和陳鐘對于整首歌的編排演繹討論結束之后,他們就找到了節目組,表示自己已經處理好歌曲了,接下來需要上臺和樂隊以及和聲進行排練。
就這樣,陳鐘再一次的登上了這個舞臺,雖然這個時候的舞臺沒有上午的那種絢爛的燈光,但重登舞臺的感覺對于陳鐘來說實在是太美妙了。
陳鐘的回憶一下子就飄到了前世上大學的時候,他在大學最后一次登上舞臺就是在畢業時學院舉行的畢業晚會上。
而在畢業之后,他也只能夠看別人登上這個舞臺,而他自己只能在公司的年會上進行簡單的表演。
也不知道是不是重回舞臺的感覺打通了陳鐘的任督二脈,在彩排的半個小時之中,陳鐘在舞臺上就像是音樂總監一樣,對于樂隊、和聲甚至是燈光都做出了統籌性的建議。
這一切也被臺下超凡唱片的代表看在眼里,本來他就從張淑那得知了這位“天才”音樂人的消息,現在在現場看來,這位音樂人給他的觀感更加的具有沖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