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室比朝殿要大上一倍,里間檔案堆積如山。
好在書柜上貼有標簽,類目清楚,多而不雜。
殷立依照標簽尋找,找到廣寒的身份信息。
檔案上說,廣寒的父親廣陵在先帝時期曾擔任過中樞令,因當今天子繼位始初,逆臣當道,朝局紛亂,太后為了鎮壓逆臣,除其九族,而廣陵亦被算在逆臣九族之內,繼而全家問砍。廣寒當時只有十歲,法場上被左屠所救。太后事后知曉,并沒有怪罪左屠,反覺廣寒生得乖巧伶俐,一時起了憐憫之心,自此帶入宮中,細心善養。
看完廣寒的背景資料,殷立驚出一身冷汗。
他忽然察覺此案似乎不像偵破的這么簡單。
或許查案的方向,以及線索一開始就錯了。
或許所有的線索,都是誤導他的錯亂信息。
基此猜測,殷立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這起謀反案可能另有主謀。少庸王子、侯景只不過是替死鬼,厄爾曼人更像被人利用和出賣;砌在內城城墻上的燧人石,也像是刻意送給太后的結案線索。
天啦!誰能炮制出如此驚天動地的案中案?
首先,廣寒嫌疑最大,她想為父報仇,所以昨晚才會在地下城大開殺戒。她這招夠絕,帶著宮廷侍衛大殺四方,可令天子和太后失去民心的支持,她打的是心理戰。
其次可疑者是顏忌,顏忌在前朝做過京兆尹,后來被太后罷官,他會不會因此而記恨?況且殷立破案的線索,大部分都是他提供的。
雖然廣寒和顏忌嫌疑很大,但她們最多只能算是從犯。
因為廣寒只是女官,她擁有的權勢還不足以只手遮天。
至于顏忌就更沒有權勢了,他僅是地下城的管帶而已。
真正的主謀應該是一個手眼通天之徒,那究竟是誰呢?
朝中重臣都有可能,不過嫌疑最大的應該是少商王子。
少商跟少庸的性情完全不同,少庸性情乖張,脾氣暴躁,因誹謗天子,被太后發配到塞北苦地;而少商深居淺出,好好先生,很討太后歡喜。由此,太后對少商管束頗松,準他建府立宅,月月不少他一分俸祿。
殷立就想了,這個少商一定大有問題。
所謂利高者疑,少庸被拉出來當了替死鬼,一旦謀反成功,少庸冤死,而少商便可繼位登基,他絕對是這場謀反計劃當中的最高利益者。
想明白這些問題,殷立觸到一絲靈感。
他向太后要走廣寒,要廣寒充當副手。
而后,帶上一隊侍衛就這么出宮去了。
廣寒道:“好端端的干嘛要拉上我?”
殷立道:“你都跪半天了,我拉你出來,是想救你吔。”
廣寒嘲諷殷立:“你想救誰就救誰,你都快成王子了。”
殷立扭頭看她:“什么意思你,我救你還救錯了不成。”
廣寒冷道:“你不算計我就不錯了,哪敢指望你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