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氛圍略微有些尷尬,互相對視一笑,寒暄了幾句。
“我看,時間也不早了,不如我們一塊吃晚餐吧!”紀學鋒提議道。
眼下,他也沒有和覃琳或克莉絲汀確定男女朋友關系,那也就是朋友關系。
所以三人一起共進晚餐,也是比較不錯的選擇。
對于中國人,很多關系的建立,包括很多事情的解決,都是飯桌上。
而這種飯桌文化,被稱之為“飯局”。
通常而言,飯局是解決業務往來的關鍵,很多飯局包含酒局。
有飯局,就有酒局。
尤其像傳統營銷模式,很多業務談判,都是通過飯局,酒局。
吃飽,喝足,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有一些其他后續的放松娛樂節目……
紀學鋒清晰記得,當初,他作為一名業務員,跟著上司一塊和客戶吃飯,這樣的飯局,都是一些久經酒精沙場老江湖。
而紀學鋒初生牛犢不怕虎,一上來就是先敬這些前輩一杯酒,當做是“見面酒”。
見面就喝下了之后,就當是認識了,以后業務上,多加照顧提攜。
實際上,酒桌上,在酒精的刺激下,稱兄道弟,酒醒后,往往也做不得數。
紀學鋒酒量還不錯,就算是十個八個一桌的客戶,打一輪見面酒,52°的酒干下去,喉嚨火辣辣的,但他還不至于趴下。
所以,只要有飯局,尤其是酒局,他的上司也很喜歡帶著他一塊外出,他能夠擋酒。
所謂擋酒,并不是擋住不喝,而是替他的上司喝,能分擔一杯是一杯。
這幫客戶,那都是在酒窖子里泡著的,長期浸淫在酒精里,像紀學鋒這樣的小年輕,是比較難喝得過他們的。
幸好,紀學鋒酒量不錯,接連喝個一斤,還不晃。
可能因為年輕,那時,跑業務,也還真算得上半個酒精殺手。
后來,跳槽,不干業務了,他也就徹底地遠離了酒局。
即使飯局,能躲避的,盡量躲得遠遠的。
飯局,也成了很多現代都市人的負擔。
可能在早幾年,請人辦事,在高檔的酒店,擺一桌豐盛的筵席,給對方倍兒大的面子,事情也就辦成了。
現在不一樣了。
一方面城市的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根本沒有太多的閑暇,去參與這樣飯局酒局。
另一方面主要是很多人開始重視養生,重視健康。
吃一頓飯局,喝一頓酒局,半殘要死三五天,不經濟,劃不來。
久而久之,身體垮,健康警報了……
所以,飯局也好,酒局也罷,越來越退出了歷史舞臺,城市的人們越來越喜歡簡單的生活方式。
甚至有人說,真正最高檔的筵席,不是四星五星級,而是家宴。
什么叫家宴?
也就宴請賓客,到自家里,親自下廚,做幾樣農家小菜。
即使粗茶淡飯,這種宴請比之下館子的飯局、酒局顯得彌足珍貴很多。
“好啊,聽說,這家奈斯國際大酒店的菜肴,非常具有馬爾代夫的特色,不如,我們就去他們的特色餐廳,叫一些特色菜嘗嘗,如何?”克莉絲汀立即響應。
相比之下,克莉絲汀比覃琳要奔放得多。
覃琳略微顯得矜持一些,這主要是接受不同地域文化的熏陶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