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照耀,微風吹拂,這是夏衡穿越的第三天。
離開城衛隊戒嚴的東港區,他和蘭時走向電車站。
在唐國,有軌電車由各城的市政廳運營,和前世的交通境況不同,唐國城市內的運輸職能幾乎全部由有軌電車承擔,鐵軌蛛網般在城市里蔓延開來,一直通向城市的邊緣,深入遠郊。
這種只在城市街道上行駛的路面電車分為墨綠與深藍兩種。
前者是老式電車,噪音大,車廂顫動劇烈,通常只有五節車廂,但最為常見。
后者則是這兩年才漸漸投入使用的新型路面電車,由第十二兵團研發,深藍如海的色澤,長達十五節的車廂,外形美觀而大氣,不僅速度快上一大截,行駛時取消了鐺鐺的銅鈴聲、噪音微弱、車身平穩,幾乎和城市間的快速列車一般前衛。
不過由于造價高昂,深藍電車還未普及,即便是繁華富庶的山海城,也只有兩條深藍的電車線。
其中一條通往市政大廳所在的上城區,另一條則通往夏衡和蘭時的目的地——道場區。
“請問去哪里?”
剛剛在深藍電車上落座,身穿海藍色制服的售票員小伙兒別著挎包走過來,面帶微笑。
“道場區、第五街區。”蘭時對小伙兒說道。
“一人七唐貝,兩位一起么?”小伙兒點頭確認。
“一起。”
蘭時點點頭,從口袋里掏出一枚十唐貝面額和一枚五唐貝的硬幣遞過去。
“您的找零。”
小伙兒撕下兩張薄薄的票,按在一唐貝的硬幣上交給蘭時,然后轉身離去。
“我們在哪下車?”
夏衡研究了幾眼線路,卻并沒有從上面找到第五街區的名字。
“看到苜蓿站了么?我們在那下車。”蘭時抬頭瞥了一眼。
“哦。”
由于線路問題,稱作深藍路面電車的乘客們大多是身著正裝、面容嚴肅的市政辦公人員,車廂里安安靜靜的,沒有人嬉笑說話,除了翻閱報紙的聲音偶爾擦響。
左右無聊,夏衡也像模像樣的從座椅旁掛著的“報袋”里抽出一份山海日報,翹著二郎腿掃視起來。
不得不說,唐國的報業十分發達。
厚厚一疊日報,欄目眾多,涵蓋經濟、民生、醫學、軍事、市政大廳通知、時事新聞、娛樂新聞等眾多版塊,除去刊登在報的各類廣告,甚至還有一張報紙上連載有各類長短篇。
看到這里,夏衡精神一振,頓覺深藍電車不愧號稱前衛昂貴,這種服務意識完全是超前時代的。
他砸著嘴,捧著報紙津津有味的看起這個時代的。
電車兩旁,建筑物不斷倒退,乘客們來來往往,夏衡依然沉浸在某篇連載的長篇里時,他忽然聽到前方抵達苜蓿站的聲音。
他和蘭時收起報紙,電車緩緩靠站,他們跳下車廂,站在一條寬闊冷清的大街上。
大街用暗沉的紅磚鋪就,路兩旁分列微微銹跡的鐵燈,每一棵鐵燈下都種滿了野生的紫色苜蓿,叢生之間簇擁著一座座被黑鐵柵欄隔開、涇渭分明的武道場,木藤扭曲著纏上那些武道場略顯陳舊的老樓,藤花與葉盛開滿墻。
身后,深藍電車在鐵軌上重新飛馳起來,帶起的疾風里無數小小的野花和草葉旋舞。
夏衡拍掉手臂上小小的苜蓿花,抬頭:
“到了?”
“應該是到了,我也沒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