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屋內的老鼠,還尚未知曉易春的到來。
畢竟,哪怕尋常家貓喜愛潔凈,也難免具備某些氣味。
因為憑借舔舐,是不能完全消弭這些氣息的。
而作為直接變化成為貓形態的易春,他身上的氣味無疑是微弱的。
當然隨著易春不斷的活動,其肉墊上汗腺的分泌也會讓他的氣息變得濃郁。
不過目前,他仍然保持著這種絕佳的隱匿狀態。
輕柔的肉墊觸及到木板上,發出細不可聞的微小聲音。
而很快,易春便找到了一處黑暗的地方。
那是陽光所難以照射的死角,也是這種木質房屋所難以避免的缺憾。
隨著周圍光線的減弱,易春的瞳孔開始發生變化。
它開始擴張,原本在之前的陽光照射下顯得細長的瞳孔變得圓潤。
一如秋月般,將周圍的光芒都納入眼底。
在易春的嗅覺里,這里是這片區域的老鼠經常會路過的地方。
因為它通往這個家庭儲備雜物的屋子,那里堆積著花生和尚未磨成粉末的玉米粒。
盡管沒有貓,但不代表這家的主人就完全沒有任何防護老鼠的措施。
畢竟是田里刨食的人,自然有各種各樣的土辦法去嘗試解決。
當然,到目前為止,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進展就是了。
至少他們為何不考慮養一只貓,就不在易春的思考范圍之內了。
農村人不養貓的理由比城里人單薄的理由多得多,可以是心疼日常的喂食,也可以是某個成員對貓的厭惡。
亦或是迷信忌諱,甚至是某個蹩腳先生隨口一句閑扯的話語。
在遠離文明的大山深處,一切荒誕不經的理由和現象都可以被找到。
黑暗的環境,讓易春感到某些解脫。
貓的敏銳感知,讓他能夠感受到那些自然環境中交匯于他的目光。
而現在,他是這片黑暗中惟一的主宰者。
他掌握著完全的主動以及那些即將到來的老鼠的命運。
易春就這樣靜靜地潛伏在這片黑暗中,橘色的身影在黑暗的籠罩下變得恍惚而混沌……
…………
…………
“吱……”
在房屋內沒有人類活動之后,老鼠們的行為開始變得放肆起來。
一只肥碩的家鼠從閣樓的縫隙間鉆出,它鬼鬼祟祟地環視著周圍。
在發現沒有人之后,便一邊發出吱吱的聲音,一邊小心翼翼地朝著下面移動。
一般來說,像這種老鼠都是在夜間活動的。
但在區域老鼠的密度不斷增長的情況下,一些習性的改變是不可避免的。
因為,能夠被安全取食的機會隨著周圍老鼠數量的增多開始變得稀少起來……
這是生存的博弈,習性的存在是為了更好地生存。
而現在,它們必須作出改變……
老鼠的視力其實是很差的,但它們對于環境的敏銳警惕卻是足夠卓越的。
哪怕,這一戶人家少有貓、黃鼠狼活動。
但這只老鼠仍然沒有放松警惕,它在得到了同類的某些回應之下慢慢地順著木板墻滑了下來。
在落到地上之后,它便飛快地躲進旁邊的墻角下。
等待了一會兒,在發現沒有什么其他動靜之后,它便鬼鬼祟祟地順著墻角開始移動。
“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