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賦予“妖”之概念的異獸,總是具備著譬如飛行、變化等各種詭譎的特性。
而其他區域的相關神話概念,則顯得相對樸實一些。
或者說,它們所注重塑造的重點并不在此。
當然,選擇這種進化也是有一些弊端的:
它在前期,并沒有太過強大的能力。
畢竟,它所指向的最多也是老虎之類的大型猛獸。
而它們的力量,也仍未超出凡物的限制。
更何況,大型的體型會導致一些麻煩:
如果被拍攝到,易春能夠想象到東亞區動物學家和相關保護者的狂熱。
一頭野生的老虎和一頭在動物保護區里的老虎,是完全兩個概念。
盡管現在的生態環境,已經隨著聯邦的政策而逐漸恢復。
但這并不代表,那些曾經嘯傲山林的聲音會重新回歸……
消失了的,只會永遠的消失。
在這一點上,自然顯得冰冷而殘酷……
當然,易春隱約記得前些年聯邦的科學家提出過對于瀕危和滅絕物種的基因恢復工作。
但考慮到其對人類生命安全的威脅,最終被聯邦議會否決了。
一如前面所言,動物保護區的老虎和野生的老虎對于人類而言是兩個概念……
后者,在沒有穿戴足夠防護措施的時候是足夠致命的。
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擁有隨身佩戴便捷式防護裝甲的財力的。
易春想了想,他將目光投放到下面兩個選擇。
考慮到聯邦環境的限制,他覺得暫時還是保持小型的體型比較好。
就目前來說,他的力量并不足以支撐他突破這種限制。
相對于第一種進化的前景,后面兩種進化形態則讓易春覺得有些陌生。
不過,在仔細思考之后他隱約有些想法。
在東亞區的傳說中,是有關于貓有九條命的說法的。
或許,這就是古靈貓的相關進化原型。
而后者的話……
易春用爪子洗了洗臉,他顯得有些困惑。
嗜血獸聽起來,就不是什么和善的家伙。
但是經受過虛擬游戲的沖擊,這名字聽起來有些野外小怪的感覺。
只是藍色的品質和極其危險的標記,昭示著它的不凡。
至少,它肯定在短期能夠帶給易春較大的提升。
易春的目光,在嗜血獸的描述信息中徘徊著。
最終,他的目光停留在了那個猩紅顯示的吞噬要素方面。
吞噬?
有這樣屬性的貓嗎?
易春想了想,但完全沒有相關的思路。
相比于古靈貓可能獲得九次豁免死亡的誘惑,嗜血獸的誘惑似乎顯得要更低一些。
不過,最終易春還是決定相信品質的力量。
在兩個選擇之間遲疑的時候,越高的品質總是能夠有更大的保證。
因為進化姿態的描述,都是以相對模糊的文字信息來描繪的。
這意味著,它們的潛力并不能那么精準地被衡量。
在這個時候,選擇高級的品質總是無錯的……
而隨著易春意識的抉擇,他的眼前開始刷新出新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