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個舊時代的殘余,靜觀云升閑品淡茗,豈不快哉。
何必去攪和那些注定傾覆的泥水。
若不是人心狂亂,魔頭難消,他早就封山逍遙去了。
“罷了,事已至此,也算你的緣法。”
一道人搖了搖頭,拂袖道。
隨即,又與易春說道:
“**玄功乃道門玄功,自合九轉,有七十二之神通。”
“但你雖是個橘皮能吃的,畢竟道行尚淺。”
“也莫要想著多貪些。”
“先練上一門,待精深些,再修他法。”
隨后,一道人與易春將那七十二神通一一細說。
易春聽著,只覺那些神通有強有弱,且差異甚大。
弱者,也就是一個5-6環左右的法術能夠達到相應的效果。
強的,則就有些不好說了。
其中更有包含無中生有或轉換事物的本質,亦或使天地失序、日月失色的禁忌法門。
若是以魔法的序列來強行對等的話,至少也是傳奇級別的法術才能有這番的效果。
不過,與魔法一環一環,宛如壘墻,層層間涇渭分明的體系不同。
這些神通修行,乃是自成體系,由弱極強,無甚更改。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可以稱得上是術法中的“道”了。
當然,這是易春現在的理解。
隨著他知識的不斷增加和視野的不斷開闊,他對于道的理解也逐漸發生著改變。
易春倒是,并不貪圖這些神通的力量有多強大。
畢竟,一如他所予以的評價,這些是純粹的術法。
他有他自己的已經逐漸完善和龐大的力量體系,舍棄這些專門研究一種神通豈不是本末倒置。
所以,在一道人講道某個神通的時候,易春便心頭有了決意。
“弟子愿學個多變化的,就選斡旋造化。”
易春恭敬地對著一道人說道。
他乃是他的授業恩師,予以了他成長頗大的幫助。
雖然,易春并不想留下太多羈絆。
但人予幾分暖,他還一片春。
正與邪的邊界,并不意味著溫情的流失。
反而在那千年的歲月沉浸下,愈發顯得香醇。
畢竟,外物的**在歲月中會逐漸淡卻顏色。
但情感,卻并不總是如此。
聽到易春的選擇后,一道人正撫摸著胡須的手頓了頓。
隨后,他臉色淡然地說道:
“你倒是好肚量,直接選了個最肥的。”
“既如此,且去藏書閣頂處,自取法門罷。”
隨后,易春便告退離開。
待易春離開后,一道人緩緩搖了搖頭。
“他若是想學雷電風雨,我倒也能教上一教。”
“便是移山填海,或可講上一講。”
“若是那喚神、請神、堪輿、搬運諸術,更可細細詳說。”
“但那斡旋大道,直至致理……”
一道人擺了擺手中拂塵。
“難教也,自去參悟吧。”
這個時候,一道人忽然覺得余行也還行。
雖然相比易春,顯得呆愣了一些。
但畢竟自己還能把控,有些授業傳經的樂趣。
這三花徒兒是他近來最為看好的。
料他跟腳不凡,雖是橘色,亦可步履輕快直至大道。
卻未想,師者諾諾不能言的局面這么快就到了。
“罷了,說不好,這也是個翻起旌旗言齊天的主。”
“我還是與我那老友品上幾壺清茗罷。”
一道人喃喃自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