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王川殿下瀕死……當然也有說他根本就已經死了!魏主就覺得他死在魏國不太好給悄悄送回晉國了,以免成為晉國出兵的借口。衛隊就要到了邊境,就快出了魏
(本章未完,請翻頁)
國了。這正是這個時候,晉主帶著三萬親衛軍也是快到邊境了,所以那天的時候很多人在場的,我有一個遠親正好就是晉主親衛軍麾下的一個小卒,所以也正好就是在場的目擊者之一,事隔多時時隔多日他每每想起來都心情復雜難以言表,那天的事情還恍如昨日。那天王川殿下正被送著回去,路上突然起霧了,很大很大的霧……”
“我們都知道那晚的天色不可能起霧的,下了小雨,氣候偏冷,不應該出現霧。確實附近其他地方也沒有,也僅有王川殿下的車駕。后來大家才知道,是有仙人乘風御氣,他騰云駕霧而行。正好路過哪里,看到了病危的王川殿下。這一看真是了不得啊,一眼就認出來了這是圣人轉世。所以就出手相救,這已經不是凡世能有的神通了,這可是起死回生的本事啊,試問天下誰能做到呢?又或者是,王川殿下本就身懷長生之術,遭路過仙人點化,于是大徹大悟,想起前世種種,朝聞道,可成圣,這就立地成圣了。還記得我說的那句詩嗎,那是仙人看到了王川所吟作的,也有說根本就是王川殿下自己作的,他已經想起來前世種種了。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說的就是王川殿下的出身,天上宮闕,白玉京五城十二樓,從小被仙人撫頂,授予長生之術!但是貪戀凡塵所以轉世下來了……”
說書人在茶館洋洋灑灑的講著,意猶未盡的喝了一碗又一碗茶水。
而且也有點意猶未盡,總覺得頗為賣力。
自王川乘風御氣而去,魏晉兩國再沒他的消息了。
而在種種說法中,不知道怎么的,此等說法傳播最廣了。
那位晉太子本是仙人轉世,偶遇仙人路過遭逢點化,踏空而去了。
而且,不光是那天在場的兩國的人,附近的百姓都相繼發現了。
那一夜,神跡降臨。
那個地方后來盛開了大片大片的花海,芳香十里。
所以越傳越是神乎奇乎了。
“老張,這就不對了吧,我怎么聽說那位晉太子何不食肉糜,而且資質平平,天賦不高呢?”這時候有人質疑道。
“這是不對的,王川殿下那是圣人轉世,凡夫俗子怎么能夠探查的出來他的資質,而且天生圣人又豈是以資質而論?至于吃肉的事情,那是他裝傻充愣,以免樹大招風。”說書人反駁道。“而且王川殿下是何等驚才艷艷,作詩有神助,那是文曲星相照,天下誰能比肩呢?”
“何況,有個事情你們都還不知道的。”說書人突然變的神秘兮兮起來了,營造氛圍的語氣說道。“那王川殿下身邊有一位忠心耿耿的老仆人你們也知道的吧。”
“知道。”當即有人配合的回答著。
“這就對了,因為這位仆人侍奉王川殿下多年,也因此跟著沾了光,被仙人施展神通,返老還童了。”說書人又道。“那日許多人都看到了,兩人乘風羽化而去,而且那仆人面容身體都與青壯年無異。”
“你們要明白,這已經不是凡世的神通了,起死回生,返老還童,那是凡世的修行者怎么能夠做到的呢?”
“你們有空去魏國看看就知道了,那個地方花開十里,曾有百姓看到山頂終年云霧繚繞不時散發七彩靈光。驚為神跡,故此周邊百姓紛紛前來朝拜,以訴心中所求。而所求之事,多有成真,一時間,彼地聲名遠播,前來朝拜之人,絡繹不絕!”
說書人離開之后,喬裝去了不遠處的一家客棧里面,只見上面招牌寫的“紫光樓”,不由眉頭輕皺了一皺。
到了約定的地方,
(本章未完,請翻頁)
已經有一位精干嚴謹的中年人等著了,給了紅包。
再之后,那中年人上去了這邊最好的包廂。
已經是飯點,這座客棧卻靜的有些不同尋常。
楊皓正坐在里面,只穿著一身布衣,很一絲不茍的一個人,吃飯也快到了尾聲。他有個習慣,吃完了之后再盛一勺湯水到碗里,最后沾附的米粒也都拌干凈了。
做事一直是這般,有始有終的嚴謹。
“紫光樓是沒有劣油的。”楊皓放下飯碗說的第一句話。“但又能怎么樣的,別人說他有他就是有了,民眾也只會相信對他們有利的言論,這種就未免太令人警惕了。以訛傳訛,便三人成虎了。”
“這家客棧怕是開不下去了,我很久之前就明白不管商場還是人生中,有機會是不妨陰別人,同時就防止被人陰被人中傷。其他人我不管,我安好便一切都好。”
中年管事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