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就是甫城外的西江了?”王川問道。
望向窗外,有夜風愜意。
“是,前面就是牛渚山。”楊皓小聲介紹著。“禹國不同他國,安逸和平太久了,故此文風極盛,成一時風氣。”
當初皇帝會百官于西江之上,因流水以泛酒,文風更盛。
這幫官宦子弟也有事無事過來游江乘興,懷里抱著美姬,辦著雅集。
碰到同仁好友之后便更是按耐不住了吧。
禹國一些官員也喜歡交游名士,經常集宴云游,詩酒酬唱。
通常雅集上,文人墨客吟風弄月,詩文相合,琴、棋、書、畫、茶、酒、香、花……
那些著名的雅集,隨便翻開一頁,都流光溢彩,令人神往。
不過眼前這幫人只是,東施效顰,或者說自娛自樂。
斗詩已經開始了,小侯爺幾次過來請他們兩人助興,王川推脫不會。
楊皓就不知道是真不會還是假不會,一直苦笑搖頭。
突然外面一陣騷動,王川他們察覺整艘船也大幅度動了起來,連忙起身到窗邊看去,因為有大船過來而避開。
“這是戰船啊。”楊皓看了一眼便道。
戰船,自然和一般舟船不同的。
通體黑色,船上堅固結實。
上面的士兵嚴陣以待,個個嚴肅正然。
這船正緩緩在西江上行駛,朝著甫城而去。
難怪嚇的要避讓,否則很有可能就生硬撞上,那是雞蛋碰石頭。
這幫公子哥這時也不懲威風了,行戰艦而歸的人,哪里是普通人啊。
“敢問船上何人?”有人好奇的問道。
畫舫已經避讓兩邊了。
讓路歸讓路,還不知道給誰讓了呢。
“聽聞甫城青年才俊集結于此,故來一觀都是何等人物。”那戰船微微停頓,不見現身,但響起一道洪亮的聲音。“見面不如聞名啊,大失所望!我禹國男兒何時也沉于詩辭歌賦的靡靡之音中,而且學藝不精,在外丟人現眼!”
這……
眾人聞言一愣。
仿佛突然被人沖上抽臉,火辣辣的疼。
還沒待反駁,又聽對方說道。“去年西羌犯我疆土,不見諸君秣馬厲兵以圖雪恥,而以詩辭之賦相競,還沾沾自喜。是否多年禹國太過安逸了,竟忘了禹國百年基業,幾代經營,當年禹主親冒矢石,還有一眾拋頭顱灑熱血打下這份江山。再華麗漂亮的詩詞,也擋不住西羌彎刀厲馬,東邊還有數國虎視眈眈……”
這人教訓了一番,便徑自離去了。
眾人都被他罵得呆愣住了,他們可從來沒遇到過這種事情,腦子似乎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以往家中長輩都不會多說一二,出來玩便玩的盡興,哪還有心情憂國憂民。
“那是淮亭侯吧,官拜征北大將軍。”楊皓小聲的說道。“此人果真傳聞一般嫉惡如仇,性情直爽啊……”
禹國這邊的朝廷他更加了解一些。
可是見王川點點頭表示聽到了,拿了筆紙在忙活著。
“嚴兄在做什么?”楊皓不由問道。
“今以至此,我也先告退了。”王川告辭道,又將寫好的詩詞交給旁邊。
這女人是纖娘,于是便幫王川唱了出來詩作。
一主一仆已經下了小舟,朝著岸邊而去。
那個挺長屹立的身影,風姿非凡無雙。
有長嘆清亮的聲音響起,莫名有著幾分孤寂落寞。
襯著王川離去的身影,回響在了這江面之上。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