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賢侄快及冠了,這是朕的一番心意。”禹主友好說道。
所謂冠禮,男子留發,成年后需把頭發綰起,
(本章未完,請翻頁)
梳成發髻,然后用冠固定。
成年即加冠。
冠便是此物了,但是禹主送他的是龍冠。
戴冠時用筓橫貫于發髻之中,冠有纓下垂而系于頸間。
小冠則不用纓只用簪,以筓橫貫髻中固定。
并不是所有成年人都能戴冠,只有士大夫以上的達官顯貴才能戴,而且什么人戴何種冠基本上也都有規定。因此,冠不僅有固發功能,同時也是古代典禮時所戴之禮帽,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或禮儀裝束的標志。
這可是龍冠啊,龍冠是皇帝最重要的東西,“龍冠”象征著一個人的身份,帝王的身份。
王川只是一國太子而已,被贈龍冠,這讓他們怎么想?
晉國的皇子怎么想,皇帝又會怎么想?
他若是戴上,就是僭越了。
他收下,已經是僭越了。
禹主這一手還真是……
“朕希望賢侄能夠明白,欲戴皇冠,先承其重!”禹主還苦口婆心的教導著。“朕登基二十載,諸多不易,身負重任而行。愿賢侄也能明白,治國理政,需如履薄冰,心懷天下,心系百姓,知疾苦,恤民情。”
“謝陛下!”王川也認真的說道。“在下當以此冠自勉,時刻不忘陛下的教導。”
怎么看都是長輩晚輩勉勵勸告的畫面。
可是群臣總覺得是不是哪里不對。
后來想明白王川如果是禹主的兒子就完美了,不過不是。但是我們公主殿下好像跟王川交情不淺,兩人也許可以成為一段佳話呢……
“禹國的皇帝,我們過來不是想看什么吟詩作對風花雪月的,我們蠻族信奉的是實力而不是書上那些酸酸的詩!”
這時候小猿王突然出列,大聲咧咧道。“我族想和你們和親,考慮的怎么樣了?”
蠻族和妖族的使團來到中原已經好多天了,其他國家自然也得到消息。
至于來到甫城也有三天了,他們蠻族最主要的還是想和親。
所謂的合縱連橫之策,若是真想結盟起來的話,有一層姻親關系或許就可靠多了。
這也是幾國常干的事情,曾經和匈奴、和西羌等外族。
但是蠻族這等異族也想玩這一套,還真是無語。
許薇聞言小臉都煞白了,抓著皇后的衣袖,急切的看去禹主。
朝廷中不少人都明白眼下的形勢。
晉國等國在北境抵御蠻族,苦苦掙扎。
而禹國又遭逢西羌入侵突襲,損失不小。
所以他們都迫切需要打破這種困境局面。
妖族,鞭長莫及啊。
他們也不會有圣母心出手幫忙。
現在聯絡到了猿族便是個機會。
在蠻族眾多種族當中,聽聞還是猿族多年前和人族是痛根同源的。
而另一方面,猿族沒有侵略過人族領地,這是可以合作的前提了!
而論實力,猿族絕對算是上等那個層次的。
合作的利益也有了,猿族很需要西羌那邊的叢林!
在極北之地,大荒之地,是一片苦寒貧瘠,那樣的地方養育了蠻族英勇好斗的品格與體魄。可是,卻不適合猿族生存。
相比之下,西羌那邊的叢林簡直就是上天為他們準備的。
于是,禹國、魏國、晉國等幾個國家就看到了一個絕妙的方案。
借猿族的力量,西擊西羌!
極北之地和西羌之間相連,但是中間橫貫這一座大雪山,即便是宗師都很費勁才能翻越。
所以猿族想要打西羌,只能從人
(本章未完,請翻頁)
族領地過境。
最近的路線便是穿插過去晉國、禹國還有魏國三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