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一個,在
(本章未完,請翻頁)
臨走之際,朝著王川長拜。
許久之后,這崖頂之上,長空清風,荒茫四野,一時之間,只余下一聲嘆息。
……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則不遠。我覯之子,籩豆有踐。”
楊皓正讀著的是《國風·豳風·伐柯》,為西周時期的山歌,描述了詩人見到一位中意的女子,就央告媒人去說項,終于姻緣得定,安排了隆重的迎親禮,把女子娶了過來的故事。
不知怎的,又想到了王川和禹國公主殿下啊。
《伐柯》以砍伐一支合適的斧頭柄子作比喻,說男子找一個心目中的妻子,如斧頭找一支合適的柄子一般,要有一定的方法程序,也要有媒人、迎親禮等基本的安排。而且男子心中的得意,情緒的興奮,都凝聚在這首自得自悅的歡歌中。
想到王川做事,是從不失手。
皆因有了十成把握,穩操勝券,方可出手。
可是自己做生意很難如此,有時候一道商機若不能捉住便流走了,或者被他是先下手為強了。
只得走一步看一步再算一步。
“老爺,有人來訪。”
這時候自己心腹上前匯報道。
自王川名動天下,再度現身甫城之后,自己也幫他結識當地達官貴人,希望能夠結營一窟。
來訪者絡繹不絕,來找他的或者找王川的。
幾乎他都能拿主意了。
今天自己只想靜靜看一下書,可是不要緊的話隨從不會來匯報的。
楊皓便問來者是誰。
……
皇后安然無恙的回宮了,眾人終于放心下來了。
禹主也龍顏大悅,心情好了許多。
“琦兒,你怎么了?發生了什么,為什么你回來之后還有些心不在焉的?”可是禹主發覺皇后神情不太對,若不是身體無恙了,要去找王川去問問。
到時候就不會這么好說話的了。
“陛下,你好像不太喜歡王川這個人,這是為何?”皇后奇怪道。
“怎么又提他了,朕知道他救了你,也幫過薇兒,朕很感激,若是有必要朕自會回報他的,朕也并非沒心沒肺的人。”禹主耐著性子對她說道。
“可是你為什么不喜歡?”皇后問道。“臣妾覺得他還好啊。”
“好多東西只是表象,不要被蠱惑了。”禹主遣退其他人,還好現在許薇也不在。“琦兒,我們跟他就到此為止了好吧,若是可以朕也不想跟他沾上關系,那日朕已經勸他離開了啊。”
他很無奈。
畢竟沒有楊皓的話,在國宴上誰能夠替他守住威嚴呢。
大國之威。
“陛下,若是可以,臣妾希望能將薇兒許配給他。”皇后深吸了口氣,認真的說道。
禹主愣住了,下意識起身吃驚說道。“何苦如此呢?為什么非要這樣?”
“陛下,請相信臣妾,我有不得已的苦衷。”皇后說道。“對薇兒來說這也會是一個好結果,”
“朕又何嘗不是在為薇兒著想,這么多年了我從來不強迫你們母女什么,有時候朕有意安排她跟一些青年才俊見面,若是她沒那個意思朕也沒有再提了。”禹主無奈的說道。“可是那個人為什么是王川呢?你又是為什么非要撮合他們?”
為什么就偏偏是王川,許薇就喜歡上他了。
作為父親,他怎么不了解自己女兒呢。
還很擔憂,生怕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陛下,臣妾是有苦衷的。”皇后為難道。
“連朕也不能說嗎?”禹主看著她,自己也不由的心軟。
皇后沉默了。
禹主便越發的覺得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