嗖——
長箭離弦而飛,最后只是射落對方的頭盔頂翎。
那將士一言不發,勒馬回去了。
這一次交鋒便落下帷幕。
晉軍也開始后撤了,可是并未走遠,在二十里外占據有利地形,在安營扎寨了。
仿佛隨時便可長驅直入!
“陛下到底是怎么想的?”
晉軍這邊幾個頭目商議著下一步計劃。
“陛下行棋,毫無章法,善于出奇制勝,兵行險招!”一位比較年長的將領說道。“圣意難測,我們奉命行事便是。既要完命,將太子殿下接回去,也要在這險峻之地安然無恙回去!”
他們離開晉國來到這里,算是孤軍深入了,孤立無援。
不過禹國魏國,可能隨時便能發兵吞掉他們,危機四伏。
要保全自己,談何容易。
“該不會,陛下真的是以我們為餌吧。今日此地就我們幾人,我也不想藏著掖著了,大家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大家都想活命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吧,還有這幾萬將士也都想回家!我們可以馬革裹尸,只是不能太過憋屈了。”有人直言道。
像這種白白送命的舉措,如今真的像個傻子一般,幾萬人過來到人家地盤,如果人家真的大軍包圍……
真的太憋屈了。
“好吧,我們之間就不必再猜疑了,我說一些心里話吧。”那個年長的將領說道。“大家都知道,我們帶著多少口糧吧,正好也是十天!這意味著什么?”
這種提問也是想對方能夠想到某個層面,開動思維。
而實際上許多事物大家心知肚明,一點就通了。
“十天啊,就算到時候太子殿下愿意跟我們回去,那將面臨糧絕的境地!”有將領也是想到了。“若是情況可觀,殿下早早的跟我們回去,用去了幾天,那我們還能剩幾天口糧。可是回國又要用幾天呢?”
“奔襲千里,三天即可,可就是禹國魏國恐怕不會那么容易讓我們回去的,而且他們也不難得知我們的境地。”有人說道。“口糧也不能省,士氣一旦衰竭便挽回不了了,那是雪崩之勢!”
“早作準備吧,若真到了那個地步我們別無他法,只能去搶了!往西二十里,禹國;往東四十里,魏國!先決定到底搶不搶,決定了之后再商量搶哪里,怎么搶,什么時候?動手也要絕對的快,否則他們也有了防范,我們再難得手了。”其他將領說道。
“雖是不敬之詞,來的路上我是一直在想,陛下真的是舍棄我們了嗎,幾萬將士真能輕易赴死的嗎?”那位年長的將領說道。
“陛下也是沒辦法,我們在這里,孤立無援。晉國之遠,連糧草都難以送達。”有將領色然道。
“還記得陛下給了我們兩道命令嗎,一是接太子殿下回朝,要毫發無損的!他死,我們也難活,不過不是悲壯自殺,恐怕會死在戰場上,太子殿下若出意外,陛下他磨刀霍霍多年,真要下手了……不過我不認為會如此,以殿下的威能,天下間很難再有人能夠傷他分毫了。”年長的將領分析著。“這便要考慮這第二道命令了……”
但是這第二道命令,也不是什么要緊的話。
皇帝讓他們來到這里迎接太子,偏偏在他國,而他國隨時可能變成敵國,他們幾萬人便葬身此地了。
“可是僅是接太子殿下的話何須如此大費周章,我們這幾萬人繞路兩千里出現在這里。”有將領疑惑道。
“這是對太子殿下的考驗啊,也是對我們的考驗,自從我們出發之后陛下想必已經安排好了其他事情,他既然走了這步棋就會算計到后面所有的情況了。”年長的將領說道。“而且以殿下的威能,天下人誰能夠困住他呢。這次就真的是,形勢很復雜了。”
“而且我覺得陛下的用意不僅如此,我們在場幾個人當中,有人是想效忠太子殿下的啊!而有的是四皇子的人,還有我和一些人是不近黨爭,只求中立,明哲保身。那么今天就開誠布公吧,雖不知陛下為何特意這般選人,想要看到什么結果,可是在場的諸位我不希望有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傷害到我們,還包括這幾萬將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