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薇在一旁看著,一時竟也有幾分觸動,看著那道身影。
魏主走了過來,看向這詩,然后怔住了。
不由再細細讀了一遍。
“王川啊王川,你還真是每每讓人刮目相看啊,每次你的新詩出來,總是如此。”魏主感慨,小心翼翼的把這首詩收好了。
外面一群百姓伸長了脖子想看,卻是看不到。
“以前你作風花雪月,兒女情長,現在還是知道憂國憂民了。”魏主又感慨道。
轉身離開了。
“皇舅過獎了。”王川認真行禮,恭送他道。
“嗯,算了。”魏主正要離開,想了想,最后對他說道。“王川,我原諒你了。”
就這么樣,帶著魏國的人先行回去了。
“把我的琴拿來。”王川對她說道。
“呃……好。”許薇連忙給他找來。
輕輕撫琴,有蒼涼悲憂的樂聲傳出。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
馬車停在江邊,暫時歇息。
忠伯走了過來,熟悉的笑了笑。
楊皓正親自給馬匹喂草,見狀不由也笑了笑。“你也是想問殿下那首詞的?”
在場有著不少眼尖之人,所以王川在魏主面前新作的詩作又很快傳了出去。
忠伯這里也手抄了一份,像他們這個程度的,大多都是不明覺厲。
所以需要別人講解。
這也是茶樓說書的地方為什么這么熱鬧的緣故,尤其講起王川作品的時候,也是這么的傳播開的。
而在他們這幫人中,通常是楊皓給大家講解的。
楊皓坐好,望著眼前一群熱切的人,更能感覺到王川身上那份能夠令人如此對待的魄力啊。
尤其像忠伯這樣,還是從小看著長大的,可是對于王川的一切他最為熱衷,最想了解和知曉了。
“疏影暗香,此詞用字極其傳神,如此佳作除了殿下還有誰能夠完成的呢!天下間還有誰能夠作出這等作品呢!”楊皓再細讀一遍,越發崇拜。
其他人聞言也臉上洋溢著激動的神情。
此詞一出,天下人誰還懷疑王川呢。
“這首詞是在淮城城下所作的,這些你們都看到了。”楊皓說道。“必須先說一說這淮城了,天下名城之一,可是遭蠻兵入侵,幸虧魏主御駕親征,保住了這座城,可是再不見昔日的繁華了。”
“在城門下王川殿下還有魏主相遇,魏主令其作詩,于是殿下他有感而發,做了這么一首作品。”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念完之后,楊皓擦了擦眼角,不知道為何有些感性動容了。
“此詞前幾句便道盡了淮州昔日名滿天下的繁華了,還有自己對于傳聞中名城的向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