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不談行星的自轉和公轉,整個太陽系也是在運動中的。這樣考慮的話,空間坐標更應該出現在宇宙中不知什么地方才對。
從這個角度來講,所有的空間能力都有大問題。如果非要強行解釋這種現象的話。也可以說空間坐標是在某慣性系中的位置,這勉強可以解釋為什么在。星球表面留下的坐標不會突然跑到太空中去。
不過,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了防止自己某次留下空間坐標,之后不小心傳送到太空,承影做了一系列相對嚴謹的實驗。
設計實驗其實并不困難。實踐目的是探究空間坐標在不同慣性系下的表現,設計實驗的時候,只要人為制造一個慣性系就可以了,你做不到讓地球停止自轉和公轉。但一輛勻速直線行駛的火車,卻很容易就能控制它的速度,甚至讓它直接停止。
實驗就在一段趨近于直線的鐵路上進行,首先在列車的尾部設立空間坐標,保持列車勻速直線行駛。
隨后跳下列車,開始傳送。
結果非常的amazing啊!跳下列車后,傳送的位置并不是列車后的鐵軌上方,而是直接出現在了列車內部。
這似乎證明了空間坐標的確是跟隨慣性系移動的。勻速直線移動的列車被空間坐標是視為了慣性系。
但這只是實驗的第一步,進行第二次重復實驗。這一次空間坐標在車頭位置,讓列車保持勻速直線行駛。布置空間坐標,隨后列車緊急剎車,再次進行傳送。
如果空間坐標被設置在慣性系上的話,傳送出現的位置離理應出現下列車前方的鐵軌上,并且這個坐標的位置還會不斷的以火車勻速行駛的速度朝著那個方向前進。
但結果全是傳送出現的位置是在火車頭上原本布置傳送坐標的位置。這就違背了之前的猜想,剩下的就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空間坐標,其實是一種物質。被留在了某物當中。
另一種可能則更加可怕,那就是空間坐標其實是一種唯心的設定。只會將布置空間坐標的人傳送到他想要去的位置。
看來是第三部的實踐證明空間坐標是物質還是違心的設定。
現在已經排除了慣性系的可能,那么時間就不需要一條筆直的鐵路了。只需要一輛能在月球表面行駛的月面小車就足夠了。
首先在小車上留下坐標。然后讓小車在月球表面的補給站間行駛。每次路過一個布吉站就更換一個零件,并且進行一次傳送,確認傳送到的位置在哪。
一直行駛到小車上的每一個零件都更換成全新的為止,這本來是一個哲學的問題。但現在貌似卻影響到了現實。
而這個實驗的結果也將決定空間技術的發展方向。
【】
求收藏,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