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種末日廢土的環境之中,就算有人幸存了下來,恐怕也幾乎沒辦法適應那樣極端的環境。
不過我們這些末日癥患者中,還是有不少人考慮過末日后重建的,我給你發送的硬盤,里面其實就有相當多的科技資料。
是從最基礎的科技開始的,不過就算是有詳細的資料,文明復蘇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除了資料,更重要的是大量受教育的產業工人,機器需要熟練工制造并操作,就算是一點都不停歇,想要從上百人的幸存者,恢復到現有的程度,也要五六十年時間。這還是考慮到可以直接使用克隆技術,在技術成熟后,大量制造人口。
而且世界末日的種類多種多樣,除了普通的自然災害,還有可能是宇宙法則從根源上改變了,就比如物質間的引力突然消失,我很難顧及這樣的災難發生后,宇宙會變成什么模樣,但毫無疑問,即便在那樣的宇宙中有幸存者,也絕不可能再通過我們原本的科技樹成長了。
不過你如果真的對這方面很感興趣的話,我可以推薦你一些設備,這些東西都屬于一些低端工業產品,可以批量制造內燃機這些老古董級別的東西,有這些東西作為初始的輔助設備,文明重啟的速度會加快許多。”
海神眼前一亮,他想要的就是這種東西,可以批量生產一些低端的科技產品,這樣子就可以讓那些還處于中世紀階段土著快速完成工業革命。
不需要他們發展的多好,只要發展到衣食無憂,食物極大充足之后就可以了,保證了食物的供應之后就可有更多的人從事其他產業。
而且提升了一倍的食物產量,對生產力的提升卻絕不只是一倍。
假設一個人,一年生產的糧食是十一,而他自己需要吃的是十,那他所能創造的剩余價值,只有一,但如果這個時候他的糧食產量翻倍,那他剩余的糧食就是十二,創造的剩余價值足足翻了十二倍,如果說原先需要十個農民才能供養一個脫產人口的話,現在每個人都可以供養一個脫產人口。
生產力的提升絕對不是一點半點,海神對于生產力的提升并不在意,但卻在意脫產人口的數量,有越多的人脫離農業生產,就可以有越多的人加入工業與服務業,工業在他看來,隨便發展一下就差不多了。
最重要的是服務業,其他民眾是否被服務到了無所謂,他需要自己接受到最好的服務,這就需要大量的脫產人口。
古代的貴族,能夠驕奢淫逸的基礎就是,它們領地中,能繞到足夠的脫產人口來伺候他們。從事手工業等行業,為他們生產所需的奢侈品,這也是為么,同樣是古代貴族,日本的大名就可以餓到趴在老婆懷里哭,甚至過的不如海對面帝國的土財主。
【未完待續】
求收藏,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