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那些大肉球的形象被設計的相對可愛,讓人更容易接受一些,有些主題餐廳甚至可能直接設計成哺乳器官的形狀,但這種獵奇的畫風,剛剛出現的時候還是讓許多人難以接受。
不過大多數人,在嘗過味道之后,都真香了,在這個好幾年都沒有喝過牛奶的地方。能夠喝到味道和牛奶差不多的東西,已經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情了。
除此之外,其他的日常用品也出現了古怪的變化。共享單車開始被取代了,原本發展軌跡里。應該是機動車輛取代馬車。然而在這里卻正好反了過來。
深化改造的車輛取代了機動車,四條腿未必就比兩個輪子差,只要在機械結構上設計的足夠好。其實是可以非常平穩的。就好比勒洛三角,明明一點都不圓,卻可以和圓木一樣滾動。
取代了單車的是一種六條腿的改造生物,因為專門是為了騎乘設計的,所以根本沒有復雜的消化系統,直接通過注入的方式,在體內注入葡萄糖等營養物質,這樣就可以讓這種改造生物小巧的身體,爆發出更強勁的動力。
不需要復雜的神經系統,不需要大腦,某種意義上這東西根本不能算是生物,不會思考,不會繁殖,也不會有生理本能,唯一的功能就是,通過應急反應在使用者的操控下前進和轉向,跑起來非常平穩,速度也快趕得上摩托車了,更重要的是耐力非常好,充滿一次營養之后,能跑上整整一天。
因為不需要消化食物,所以代謝的廢物也比較少。像是腎臟,肝臟之類的器官,也只需要意思意思就可以了,因此排出來的廢物一般只有水和二氧化碳,算得上是相當環保的類型了。
這一點。席爾瓦內部還是非常重視的,因為如果在緊急時刻的話,整個希爾瓦會完全封閉,與外界的自然系統隔絕。
這樣的話,內部的自循環就必須要得到保證了,如果污染太嚴重的話,內部空氣無法與外界循環,就算地下空間挖的再大,他們早晚則會無法生存。
除了餐飲和交通工具,住房和日常用品,也被大量的生物制品替代,不過這些東西一般就不是活物,大多數都是生化機械的分泌物之類的產物。
建筑看起來是挺正常的類型,和外界的高樓大廈,看不出什么分別,但實際上這些建筑其實是生長起來的,就像是樹木。一圈圈變粗之后內部的細胞就會木質化,失去絕大多數的活性。
理論上你栽一群樹圍成一個房子的形狀,保證每一棵樹都有足夠陽光供樣,一段時間后,不也可能長成一棟房子的樣子,只不過樹木生長得太慢了,只有通過改造的特殊物種,才可以完成這種迅速建造的工作,在幾天之內就地長出一座高樓大廈。
【未完待續】
求收藏,求推薦票~